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戴尔·卡耐基的全球畅销书《人性的弱点》。
上一篇文章,我们分享了这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待人处世的三大原则:不要批评、责怪或抱怨他人;看到别人的优点,真诚地赞赏他人;首先想到他人的需求。接下来今天,我们聊聊这本书的第二部分重点内容:
01如何让人喜欢你的6种方法和让别人赞同你的12个切点。
懂得了基本的待人处事原则,那么,我们该如何让人喜欢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大家不妨先想想:我们喜欢什么样的人呢?真心的、诚恳的、微笑的、愿意倾听我说话、兴趣相同,等等。毫无疑问,大家都喜欢那种让人舒服的相处感觉。
如果一个人常常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时时事事想着的都是自己,说话时也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人我们往往会冠上“自以为是”和“自私”的称号,和这样的人相处,会让人很不舒服,喜欢就更谈不上了。
那什么样的人会让人看着就舒服,并愿意与之相处呢?卡耐基在书中为我们总结了6种方法,即:
02真诚地关心别人;
保持微笑;
记住他人的姓名;
做一个善于静听的人,鼓励别人谈论他们自己;
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
让他人感到自己重要——而且要真诚而为。
我们来看看这6种方法,其中的关键词有真诚、鼓励,微笑,还有善于静听,也就是懂得倾听别人的诉说,拥有这些特质的人往往是最受欢迎的,也最容易成为别人倾诉的知己。试想,谁能抵挡一个带着真诚笑容的人?不仅如此,他还愿意倾听,在一起时,谈论的话题还都是你感兴趣的,和他相处,自己从来不会有那种被遗忘的陪衬感。
如果你足够细心,你就会发现,这6种方法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给到别人足够的自重感。
所谓自重感,简单地说就是觉得自己很重要。深一步讲,可以说是一种接受自己并喜欢自己的感觉。是一种对自己的认可和热爱。也可做为希望他人认可自己的一种缺乏安全感的人性本能。
前段时间,我去商场买了一条黑色的连衣裙,回家穿过之后,发现这条裙子并不能使我感到满意,甚至还有些掉色。于是,我拿着裙子去商场找到卖衣服的店员,告诉她这件衣服的情况。谁想,店员直接打断我的话,并做出反驳。表示这件衣服已经卖出去很多件,并没有得到掉色的回馈,还说我是第一个来挑刺的人。你若是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想?当时的我极度气愤,并与店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就在辩论到不可开交时,另外一个店员加入了。“所有黑色衣服起初都要褪一点颜色,”她说:“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并且这个价钱的衣服就是如此。”
两位店员的态度让我气得冒火,第一个店员的话语是在怀疑我的诚实,而第二个店员则暗示我买了一件便宜货,这如何不让人恼怒?就在我盛怒之下要骂人时,店长走了过来,她的处理方式然我的怒火慢慢熄灭,并转为满意。
03她耐心地静听我讲述经过,始终没有说一个字。当我说完时,店员们要插话发表意见时,她站在我的观点与她们辩论。她指出相信我所说的衣服掉色这一情况,并且表示,这样不能让人满意的衣服就不应由店里出售。最后,她真诚地表示,她不知道衣服为何会掉色,并率直地对我说:“你要我怎么处理这条裙子呢?你说怎样,我都可以照办。”
我的怒气,在店长静心倾听时,已经消除了大半,再看到店长在店员面前为我说话,心里不仅没有了怒气,反而生出一份感激,当最后店长问及处理方式时,我脱口而出的回答竟然是:“这种掉色的情况是不是暂时的?有没有什么解决方法?”
店长建议我再试一个星期,“如果洗涤几次后还会掉色,”她许诺说,“请你拿过来,可以更换你满意的,也可以直接退款,给你造成了麻烦,我们非常抱歉。”说完,店长还拿出了一件小礼品,表示希望我不在恼怒。
最后,我满意地走出了这家店,那条裙子在洗过两次后,也没有了掉色的现象。因为店长处理问题的方式,我对那家店的信任度位置又上升了一格。
04你看,店长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一直真诚地关心我的诉求,面对我的问题,她首先去静听,并保持着应有的微笑和歉意,当我的怒气消得差不多时,将最终的处理问题的选择权交到我手上,这让我的自重感又加深了一分。
不得不说,在遇到问题时,我们更加喜欢店长的处理方式。不仅如此,在生活中,这样的人也很招人喜欢。
谁不想成为一个让人喜欢的人?要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一个“讨喜”的人,做起事情来都要简单顺利得多。因为,他们更加容易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
你有没有发现?懂得说话技巧的人,会在一开始就得到许多“是”的答复。这可以引导对方进入肯定的方向,就像投球一样,原先你打的是一个方向,只要稍有偏差,就与你期待的方向相差甚远了。
比如,我们希望孩子暑假时,能够帮忙做些家务。如果你对孩子说:“放假在家,晚饭就交给你了。”孩子听了肯定会有抵触情绪,要么不予理睬,要么直接提出反对。
让我们换一种放式提出要求,首先问孩子,“天气这么热,晚饭喝凉凉的绿豆粥好不好?”
孩子会很开心地回答:“好的。”
此刻,你再把情况跟孩子说清楚,“要是等我们下班回家再煮绿豆粥,那吃晚饭时,粥肯定是滚烫的。是不是?”看到孩子点头同意后,你接着说,“如果你愿意每天下午能帮忙把绿豆粥煮好,等到我们下班回家,一起吃晚饭时,那粥就是凉凉的啦。”只要孩子就赞同了你的分析,对你接下来提出的要求,就会很容易接受。
“是”的反应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技术,却为大多数人所忽略。“是”的反应技巧,也就是“苏格拉底法则”,即,先问些温和的问题——一些能引发别人做出“是”反应的问题。然后渐渐引导对方进入设定的方向。使你的要求更加容易被对方接受。
让对方开口说“是”,只是获得被人赞同的方法之一,在书中,卡耐基先生为我们提供了赢得别人赞同的12个切点,其中包括:避免与人辩论;对别人的意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如果你错了,就迅速而真诚地承认;以友善的方式开始;让对方多说话;让别人觉得那是他们的主意;真诚地尽力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同情对方的意念及*;激发他人去产生一种高尚的动机;将你的意图戏剧性地表现出来;给他人提出一个挑战。
相信,只要掌握了这12个切点,并运用到平时的沟通交流中,你就会获得更多的赞同。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这就是这本书的第二个部分内容,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