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刻《乐善堂全集》中,“弘”字缺末笔
嘉庆帝顒琰,两字皆避讳。“颙”缺末两笔,“琰”缺末笔,或把该字最下面的“火”改为“文”、“又”。因为“颙”、“琰”二字较为少见,所以嘉庆帝庙讳对古籍鉴定帮助贡献不是很大。
嘉庆初年刻本《说文解字注》及《九家杜诗集注》中,“琰”或缺笔,或将右下角“火”字改成了“又”
一些嘉庆年间的抄本、刻本中,为避时讳,“淡”、“谈”等有“炎”作偏旁的字,也不时会被避讳
乾隆年间刻《乐善堂全集》中,“弘”字缺末笔
嘉庆帝顒琰,两字皆避讳。“颙”缺末两笔,“琰”缺末笔,或把该字最下面的“火”改为“文”、“又”。因为“颙”、“琰”二字较为少见,所以嘉庆帝庙讳对古籍鉴定帮助贡献不是很大。
嘉庆初年刻本《说文解字注》及《九家杜诗集注》中,“琰”或缺笔,或将右下角“火”字改成了“又”
一些嘉庆年间的抄本、刻本中,为避时讳,“淡”、“谈”等有“炎”作偏旁的字,也不时会被避讳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