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拉踩”小组,又称“豆瓣最难进小组”。想加入?先体验一把职场抱大腿的感觉吧。/豆瓣截图
也有人进豆瓣小组,是为展示自己“无厘头”脑洞和小癖好的。
“神TM都押韵”小组,由一群热爱研究韵脚的用户创建。
组员之间说的每一句话,都必须押韵,包括说脏话,也得有文化。
有人骂你“青山说你秃头妹”,你得回“青山瞅你很狼狈”;
有人用“早睡早起好”暗示你脸色蜡黄,你可以明着回怼“头发不见少”;
我不骂人,自嘲“穷才是原罪”行了吧?照样有人往伤口上撒盐:“丑的话加倍。”
据说,很多网友申请进组,就是为了围观这场“有文化的骂街现场”。
如何拒绝爸妈安排的相亲?用文化的力量“反击”吧——
你不娶我不娶,广场舞再来一曲;
你不嫁我不嫁,养老院里跳恰恰;
年纪大了要结婚,这个想法很农村,仔细一想有点蠢。
/豆瓣截图
还有一小群人,进豆瓣小组是直面死亡。
“豆瓣公墓”小组的作用,如它的简介所言——纪念已故的豆瓣用户。
这里的每一条帖子,都只有寥寥数语,罗列逝去用户的生卒年月、死因和个人主页网址。
评论区鲜有人讨论,网友们大多只简单地发出“R.I.P.”“走好”或“安息”,偶尔见到熟悉的名字,才会遗憾地说道:“原来他已经……”
组员从不觉得这里晦气,因为他们从中探索到死亡的命题:
当一个人的肉体离开世界,他的人生却被记录在网上,被无数人静静翻阅,或许这就是送给他最好的礼物。
“总要有一块地方,记住这些曾经的网友。”/豆瓣截图
正如一名组员所说:
“原来,道别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放眼全网,60万个豆瓣小组,输出的内容除了娱乐八卦,还有各式各样的家长里短、日常琐事以及奇思妙想。
若探讨实用价值,这些小组似乎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事实却是,它们的组员数少则1万,多则10万,甚至超过这个数字。
于是乎,有人看不懂了:
“每天刷这些侵占脑容量的信息,不无聊吗?”
觉得脑量过载的朋友,“史上最沉默小组”欢迎你,那里从2007年创建起,就没人说过话。/豆瓣截图
不是非要取得成绩,才算过得有价值
在我看来,“无聊”是一个薛定谔式的形容。
我们每个人都是矛盾体,同时渴望有价值与无所求的人生——
上班期间,老爱嘟囔“要是能每天在家躺着发呆就好了”“好想做一个整天无所事事的人啊”;
好不容易熬到周末,却强迫自己一大早起床,安排爬山、做家务、修剪花草等活动,折腾得筋疲力尽后,满足地感慨:“这才是有意义的生活。”
就像内心重叠的A、B面,林林总总的豆瓣小组包容了B面——与日常的自己人设不符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