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安徽省分县地图上的萧县
其实,在科学方面,也能进行合理地解释这样的地形对于人们的居住以及生产生活带来的益处。这种较为封闭的空间有利于形成较好的生态和局部小气候:背山可以抵挡冬季来自北方的寒流;面水可以迎接夏日南来的凉风;朝阳可以有着良好的日照;近水可以有方便的水运交通以及生活、灌溉用水;并且还可以于水中进行养殖。处于这样位置的城池,在农耕文明的古代,无疑是一块用来建城的上佳福地、宝地。
萧县县城旧图
萧县县城最早并没有在这里,原县城因为洪水“每水至,南里之民皆徙避之,庐舍没焉。率数岁一逢,民以为病。”后来“萧城凡三迁,每迁而愈南,自明万历五年徙今治,而后河声奔吼远在数十里外”,于明万历(1577年)迁到了今址,远离了经常泛滥的河水数十里。并且由于选择了风水俱佳之地,故“四方清晏,三里之城,允称乐土。”
以上引用的词语来源自清朝嘉庆《萧县志》。其实搬迁过来之后,虽然形容为“四方清晏,三里之城,允称乐土”,但这只是相对而言,在水大之年还是对城池有着一定影响的,并且其城池的形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防洪的需要。
清嘉庆《萧县志》中的萧县全境及县城形状、位置图
清嘉庆《萧县志》中引用了《旧志(即嘉庆之前的萧县志)》城池记载:
萧城如环,原以碎石堆砌,频年水潦,屡筑屡倾,康熙四年,知县沈大观使采城外頺垣断壁,重亘基址,周围甃以丈石,石灰注之,内复女墙,城隍坚厚,雉堞聿新,至今赖焉。
由此可见,萧县县城自明万历年间建成之时就已经是环状(即圆形),由于经常受到水患的影响,屡筑屡倾,直到清朝康熙四年用历年来损毁的残垣断壁等材料,重新奠定基础,城墙之上又覆盖一丈长的条石,石缝之间灌注石灰,这样修建之后的城池成为城中居民赖以生存的依仗。
清光绪时期的《萧县山水地图》
城池之所以修成圆形,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来些许端倪:
一是建筑材料的原因古代建城一般为版筑,即在两侧木板之间填夯土,大力砸实后。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建筑直来直去的城墙。萧县城墙采用为碎石,就可以筑成任意的形状。从中学几何中我们可以学到,同样长度围成的形状,以圆形面积最大。筑城也同样,建造同样面积的城池,采用圆形比方形要节约材料。萧县周边山峦起伏,取石方便,而版筑所用泥土却是十分珍贵的,因此采用碎石建成圆形城墙是一种既科学又经济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