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贡,蒙古族,1910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
成长经历
1934年师从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阿尤尔扎纳(俗称左撇子)。
1952年8月参加阿拉善旗歌舞团,成为专业马头琴演奏家。
1954年自治区在呼和浩特举办马头琴学习班,巴拉贡担任老师。
1954年7月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人民艺术家》金奖,得到周总理等党和国家*的亲切接见。
196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专业艺术调演中获得第一名。
1966年文革期间,巴拉贡饱受接踵而来的各种“罪名”和身心折磨,含冤诀别了他毕生挚爱的马头琴艺术。
198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为巴拉贡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被追认为“内蒙古著名马头琴演奏家”。
在近代蒙古民族音乐艺术史上,巴拉贡是对马头琴进行革新改造的第一人,他终其一生孜孜追求马头琴的演奏艺术,在文革动乱年代含冤结束了他艺术人生,他的背后留下了太多的马尾弦琴艺术不解之谜,似乎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如果说色拉西是 20 世纪初东部潮尔演奏流派代表人物,那么巴拉贡则是西部马头琴演奏流派代表人物,在当时民间流传着“西部巴拉贡,东部色拉西”的说法。
马头琴改革奠基人——桑都仍
桑都仍(1926—1967),男,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人,著名马头琴演奏家。
生平
桑都仍自幼爱好民间艺术,学会拉四胡,演唱好来宝,被乡亲们誉为小“胡尔齐”。1947年参加内蒙古歌舞团,任乐队演奏员。1951年拜著名马头琴演奏家色拉西为师,成为建国以后第一位蒙古族青年马头琴演奏家,多次在内蒙古和全国文艺会演中获奖。
艺术成就
桑都仍在科尔沁地区“四度定弦演奏法”的基础上,又向巴拉根学习察哈尔“五 度定弦演奏法”,后留学蒙古人民共和国,向马头琴演奏家扎米扬学艺。博采众长,刻苦钻研,终于创立了一套新型的演奏技法。音色明亮圆润,干净利落,演奏风格含蓄细腻,意境深邃,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对于蒙古马头琴艺术新流派的形成,演奏技巧的系统化、规范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还创作了许多独奏曲,其代表作品有《蒙古小调》《鄂尔多斯的春天》(与他人合作)《四季》《走马》《怀念》等,这些乐曲已成为蒙古族马头琴艺术的保留曲目。
马头琴的改革方面,桑都仍大胆探索,勇于探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他与马头琴技师张纯华合作,试制出多种型号的木面共鸣箱马头琴,组成80人的马头琴乐队,60年代初进京演出,受到首都音乐界高度赞扬,为后人的成功改革奠定了基础。生前曾任内蒙古歌舞团乐队队长、艺委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
潮尔守护者—色拉西
潮尔,蒙古语意为共鸣。因该乐器多用双弦和音,发出浑厚的共鸣,故以其音响特征命名之。古代主要用于说唱英雄史诗的伴奏。清朝末年,蒙古人始用雕刻精美的马头装饰潮尔。至此,这件古老的乐器便被称为马头琴,并一直沿用至今。然而,潮尔这件乐器已濒临失传,茫茫的科尔沁草原上,当时几乎只剩下色拉西独自守护着这件古老的乐器。
辽阔苍远的内蒙古自古以来便人杰地灵,多少英雄儿女在此演绎出一幕幕的历史剧。这里的男儿英俊威武,这里的女子英姿飒爽,伟大的草原母亲与长生天哺育着这里的一切。某天,在科尔沁左旗的一个贫苦民歌手家庭,一声婴儿的啼哭打破了草原的平静。色拉西,日后伟大的潮尔、马头琴演奏者、艺术大师在草原上出生了。但是,这个孩子的出生并没有让他的父亲高兴多久。这个家庭的经济实在是太困难了,色拉西的父亲和祖父都是科尔沁草原鼎鼎有名的马头琴手,草原上的人家无论红白喜事都愿意找他们。但是即使如此,也难以维持家里的生活。日子虽然苦,但是色拉西的父亲每天回到家都要把家里的马头琴拿出来演奏一番,年幼的色拉西虽然还不懂马头琴的妙处,但也总会侧着脑袋听父亲演奏。
时间像骏马一样匆匆流逝,色拉西转眼也六岁了。草原的孩子总是当家早,说来也奇怪,小小的色拉西个子不高,但是却聪明的很。马头琴、四胡、三弦总是手到擒来,十岁时他就可以独立演奏一般的民歌并且在集会上和婚宴上表演。大大的马头琴架在色拉西的腿上,阳光照射在马头上,闪耀出璀璨的光芒,灵动的小手指在两根弦上上下翻飞,产生出美妙的乐曲。“美丽的姑娘哟,请你回头看看我,你的眼睛像湖泊一般美丽。美丽的姑娘哟,请你侧耳听,我的琴声为你而起哟…….”朴素的民歌在色拉西乐曲的配合下总是焕发出别样的魅力。
他所演奏的大多是反映普通大众生活的民歌,他的琴声抒发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盼望,所以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大家热情地称他为“我们的名琴手”。色拉西的足迹踏遍了科尔沁草原,他的名字被人们到处传颂。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那仁格日勒》。
色拉西
新中国成立后
党对民族文化遗产非常重视,对民族艺术家的关怀使色拉西的艺术天分获得了新生。1949年,他被选入内蒙古文工团。此后,他以更高的热情刻苦钻研演奏技巧,满怀激情地为人民群众演奏。
潮尔音色低沉,浑厚而又柔和。色拉西充分掌握和发挥了这个特点,使他的演奏格外优美动听、感人肺腑。他演奏的优秀曲目主要有3部分:民间器乐曲有《巴谱》《荷英花》等,古老宴歌有《天上的风》《雁》《穆楚烈》等,抒情民歌有《诺力格尔玛》《兄嫂》《韩秀英》等。1950年,色拉西随同内蒙古文工团进京,参加新中国成立1周年庆祝活动。从此,色拉西名噪一时。之后他努力探索、精益求精、不断总结、积极进取,把潮尔演奏艺术技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使潮尔演奏以更加绚丽的姿态绽放在文艺百花园中。1954年,色拉西受聘到当时的东北音专任教1年。在此期间,他曾经用潮尔为德国、法国音乐家的钢琴、小提琴演奏配器。在1955年的内蒙古文艺会演上,他演奏和录制了《穆楚烈》《巴言林》《海龙》等29支民间乐曲,荣获演奏一等奖。
内蒙古锡盟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
拍摄的色拉西老人雕像
在梁雷的《寻找色拉西》一文中曾这么写着:“除丰富的揉弦、打音和装饰音外,他运弓的张力很大,往往在一个延长音上有很重的头音,接下来就马上变轻。重可以力拔千钧,轻则似藕断丝连。”
潮尔艺术大师,科尔沁左翼中旗人。1887年4月8日(光绪十三年农历三月五日)出生于科尔沁左翼中旗南哈拉图达屯一个贫穷的“五代潮尔世家”。其祖父是当地闻名遐迩的潮尔演奏艺人,父亲也谙熟琴艺,母亲是一位民间歌手。在父母的熏陶下,色拉西自幼开始学习潮尔演奏和民歌演唱,十几岁便成为远近闻名的“音乐神童”。17岁时,色拉西拜著名民间艺人丹巴仁沁为师,开始系统地学习潮尔艺术,其技艺和造诣得到进一步提高。18岁出家当喇嘛。在莫力庙当喇嘛期间,他拜著名艺人仁钦为师,学习潮尔技艺,并先后向民间艺人朝克吉勒额尔敦、达令嘎学艺,向达尔罕旗潮尔奇、史诗说唱艺人那顺特木尔学习潮尔演奏和史诗说唱。21岁还俗,成为一名职业艺人。从此他游遍科尔沁草原,上至王公贵族府邸、著名寺院,下至普通牧民的蒙古包,都成为他展示才华的舞台。1948年,色拉西与孙良、铁钢、赛兴嘎、毛依罕等四位艺人一道,被内蒙古文工团招收,成为内蒙古第一位专业文艺团体民族音乐家之一。他是集潮尔演奏、说唱英雄史诗、好来宝、演唱叙事民歌等多种艺术于一身,其潮尔演奏将恢弘博大的史诗性、英雄性与深沉细腻并充满张力的内心表达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民族艺术家之一。其代表曲目《朱色烈》《乌拉盖河》《本宾希里》《海龙》《碧斯曼姑娘》《天上的风》《蟒古思调》等,成为蒙古族传统乐曲中的经典之作而流传后世。色拉西不但是一位艺术造诣深厚的潮尔演奏大师,在音乐教育方面也卓有成就。1954年,色拉西一度被邀请到东北音乐专科学校任教;1957年调入内蒙古艺术学校任教。他将多年的演奏经验高度概括,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出桑都仍、敖特根巴雅尔、达瓦、西日莫等一批杰出的马头琴艺术家。20世纪60年代初曾赴京讲学、录音,灌制密纹唱片,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音乐资料。生前曾任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主席、内蒙古文联副主席等职。(摘自:《内蒙古音乐年谱·音乐卷》)
1957年9月,已经年逾古稀的色拉西到内蒙古艺术学校任教。他在教学工作中满腔热情,严肃认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独特的演奏技巧和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如“泛音演奏法”“单音演奏法”和“土儿扈特提演奏法”,为祖国培养艺术人才尽职尽责,深受学生和同事们的好评和尊敬。1968年7月14日,潮尔大师色拉西去世,享年81岁,可以说,色拉西老人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蒙古族的艺术,他无愧于“伟大的大师”这一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