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诸葛建国
一个人到异国生活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这个问题是许多影视作品探讨的主题,或浪漫或轻松。比如《秋天的童话》讲述了中国香港姑娘李琪赴纽约留学中出现的情感经历;《战斗民族养成记》展示了美国纽约记者阿列克斯在俄罗斯工作期间发生的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事;而在近期Netflix推出的新剧《艾米丽在巴黎》中,主人公则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法国。
二十多岁的艾米丽是位营销主管,因为公司收购了一家法国奢侈品营销公司,意外得到外派巴黎一年的机会,负责改善对方的社交媒体策略。在这里,她先后经历了语言不通、异地恋分手、同事关系不和、工作进展缓慢等麻烦,也结识到一些有趣的朋友,获得了许多新的感悟……
《艾米丽在巴黎》海报
《艾米丽在巴黎》的情节推进和冲突设置都没有超出常规想象,甚至可以说是俗套。当然这也并非什么缺点,因为所有这类剧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外来文化视角下,主角为了融入当地生活,先遭遇各种误解和意外,而后发展到适应和理解。
如果只是想粗浅地了解一点法国文化,那么这部剧还挺有趣的。美食、香槟、香水、贝雷帽、羊角包;态度糟糕的房东和服务员、随时随地调情的法国男人、嫌弃不标准法语的本地人;十点半才上班、晚宴不谈工作、街边设有小便斗……所有你能想象到的法国印象都囊括其中。而且,这些细节穿插在艾米丽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分享的日常生活中,和其成为网红的工作线索并行,不会太过生硬直白。看得出来,制作上花费了不少心思。
值得一提的是,借由艾米丽的女性视角,该剧还隐晦地表达了对法国反MeToo公开信事件的讽刺。2018年初,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球的MeToo运动在法国遭遇了一场强烈的舆论反弹。一位以性感著称的法国女演员联合多名女性在法国《世界报》发表公开信,“我们捍卫对性自由不可或缺的挑逗权。”但在剧中,当拍摄香水广告的塞尔维亚女模特全裸着在一群男性的注视下走过亚历山大三世桥时,艾米丽忍无可忍地反驳,“性感还是性别歧视?”
或许,创作者是希望通过轻松的喜剧效果对比美法文化差异,并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点到为止的讨论。不过,人物设定的刻板和价值输出的傲慢,打翻了应有的界限和平衡,暴露出藏不住的“美国心”。
首先,文化碰撞仅仅建立在一个看似丰富的人物架构上。来自中国上海的富家女明迪,在巴黎给一对双胞胎做保姆,替艾米丽各种出谋划策;办公室里的女上司希薇一定是固执又讨厌的反面人物;同事里面除了有典型法国做派的中年男人当背景板,还得搭配一个毒舌傲娇的疑似同性恋的黑人男性,迎合观众对时尚圈的暧昧想象。所有这些,缺一不可,似乎不这样就不够搞笑了。
其中,把单薄和割裂发挥到极致的就是明迪——她应该出身富人家庭,有钱但不快乐,这样才能感受到美国留学和巴黎工作的自由;她必须有趣,起到启发艾米丽推动剧情的作用,同时又不能耀眼到超过主角,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暴躁浮夸的闺蜜角色。结果,《艾米丽在巴黎》把文化差异的碰撞搞成了一锅味道怪异的大杂烩。
其次,剧中处处都体现出强硬的说教意味过浓的美式价值观。来自芝加哥的美国甜心勇往无前,精力旺盛,工作认真,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灵机一动化解,所有的客户都爱她的创意,即便出现天大的失误,还有ins网红这个大buff上阵。看完以后,除了美国文化碾压巴黎之外,观众也难免恍惚,这是不是ins面向潜在客户进行的一次硬植入,“来我们这里投广告吧,做社交媒体营销,比所有努力都管用。”
从头到尾,所有人都要配合艾米丽讲英语,对种种花枝招展的美式打扮,也硬坳了一套难以自圆其说的说辞。在时尚完成度上,《艾米丽在巴黎》差不多是根据《*都市》《绯闻女孩》《穿普拉达的恶魔》重新剪裁拼接,并坚持了取其糟粕去其精华的作风。到最后,艾米丽身上的美国色彩并没有任何变化,甚至还把时装设计师彻底带歪了。
回首整部剧,只有希薇吐槽艾米丽时贡献了一次精准狙击。“你搬到巴黎来,到我的公司工作,甚至不屑于学法语。你把这个城市当成你的游乐园。在一年的美食、性、酒和一些文化之后,你就会心满意足地回到你的美国老家。”这些又何尝不是观众感到不适的根源呢?
当然,鉴于艾米丽饰演者莉莉·柯林斯一直以来和演技不成正比的美貌,再加上片中高密度的法国美人美景,当个下饭剧也没太大问题。说到底,《艾米丽在巴黎》更像是裹了一点法式面包屑的美式快餐,不是不能吃,但着实没什么营养。(诸葛建国)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