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3月的最后一天,一封北京的来信轰动了整个湖南省三樟乡,这封信署名*的信在邮递员的吆喝声中,引来了不少围观的人,而收件人竟然是一名老农民。
不少人纷纷围堵在他家门前,向他投来羡慕的目光,有人迫不及待想要一睹*的亲笔信。
这名老人有些得意地说道:“我早就说过,润之是我的结拜兄弟,你们还不信,现在信了吧?”
老农慢慢悠悠地打开信,交由一位识字的年轻人念了起来,当念到“你当副目,我当列兵”这句话的时候,人群中传来一阵唏嘘声。
人们开始对这位老农的过去感到好奇,争相询问他和*是如何相识的。
“想当年朱老弟、润之兄弟我们三个是军中最好的兄弟,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成了农民,朱老弟成了铁匠,润之兄弟竟成了*,真是没想到啊。”
这番话吊足了人们的胃口,这名老农究竟是什么身份?他和主席又是怎么认识的呢?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各地群雄并起,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将中国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接受了新思想的革命青年,纷纷走上街头,发起了一次又一次激烈的游行运动。
时代的混乱让不少人纷纷投身到革命军的阵营中,湖南的革命新军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壮大的。
一天,湖南革命新军军营门口来了一位挑着担子的年轻人,只见他意气风发,打量了一番军营大门就阔步走了进去:“你好,我是来参军的。”
来报名的人员众多,大多数都是像他一样的年轻人,他不禁挺了挺肩,好让自己看起来更挺拔一些。
“叫什么名字?”
“毛润之。”
“有担保人吗?我们这里参军需要有人做担保。”
影视形象
*摇了摇头,此时他还只是一名刚刚年满18岁的青年,到湖南长沙也只是前来求学的,此番违背师命和父命前来参军,怎么会认识什么熟人呢?
“没有担保人不能进入军队,你还是先回去找到担保人再来报名吧!”
“参军是为了报国,怎么能因为这点事情就限制参军呢?”
*和军营的人争论了起来,很快这边的动静就吸引了一大群人前来围观,毕竟敢在军营门口“叫嚣”的人,除了这个年轻人,没有第二个。
恰在这时,一名名叫朱其升的战士路过这里,他一眼就看到了*箩筐中满满当当的书,出于对读书人的尊重以及对年轻人敢于抗争的欣赏,朱其升走过来说道:“这位小兄弟要参军是吧?我来给他做担保。”
负责人扫了他一眼:“不行,如果没有职级,需要两个人做担保。”
“好说好说,你们等我一下。”说着,朱其升回到军营中又拉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给*写信的那个“老农”,也是后来*的副班长彭友胜。
朱其升和彭友胜都是从一个贫困的农家出来的人,没有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所以十分敬重读书人,他们虽然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他们知道,拯救国家只靠他们的蛮力是不够的,真正能够完成这项“伟大的任务”的人,还得是这些读书人。
所以朱其升和彭友胜简单说明了一番情况之后,彭友胜当即点头同意了。
在彭友胜和朱其升的共同担保下,*这才顺利进入了军营,三人也因此成为了好友。
*初入军营,许多事情并不了解,彭友胜和朱其升就每天将他带在身边,将自己的本领倾囊相授。
*的棉被和军大衣还没到,彭友胜就将自己的先给了他,朱其升也将自己的衣服拿出来一半,分给了*,他们三人相互扶持,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