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因不满食物短缺、税收沉重以及政治压迫,爆发了起义。他们聚集起来,向象征封建专制的巴士底狱进攻。尽管巴士底狱当时只关押了少数囚犯,但它作为王权的象征,成为了民众攻击的目标。经过数小时的围攻,巴士底狱最终被攻克,这一事件激发了全国范围内的革命热情,成为法国大革命的转折点。
法国国庆节并非立即设立。在法国大革命后,随着政治体制的多次变动,这一日子的意义几经变化。1880年,法国议会通过了Raspail条约,正式将7月14日定为国庆日,以此纪念攻占巴士底狱这一历史事件及随后的国家团结与自由的精神。选择这一天作为国庆,是为了强调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这些是法国大革命的核心理念,也是后来法国共和国的基石。
德国国庆节德国国庆节,正式名称为“德国统一日”(Tag der Deutschen Einheit),是为了纪念1990年10月3日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和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正式宣布统一的日子。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德国在二战后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结束,东西德重新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
二战结束后,德国被盟军占领,并在1949年分为两个独立的国家:西方民主阵营支持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和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柏林墙的建立(1961年)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分裂。
1989年,东欧剧变引发了一系列和平革命,包括东德在内的多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相继垮台。同年11月9日,东德政府宣布开放柏林墙,这成为德国统一的标志性事件。随后,东、西德迅速推进统一进程,经过一系列谈判与法律程序,包括两德货币、经济和社会体制的整合。
1990年10月3日,根据《德国统一条约》(Einigungsvertrag),东德的五个州正式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实现了两德的法律与事实上的统一。这一天,德国的国旗——黑红金三色旗首次在统一后的柏林国会大厦前升起,象征着国家的完整与民族的和解。
德国统一日作为国庆节,是一个全国性的法定假日,各个州的首府会轮流主办庆祝活动,包括音乐会、烟花、游行和文化展览等,旨在纪念国家的统一,强化国民的归属感和对民主自由价值的珍视。尽管不像某些国家的国庆那样与独立或建国直接相关,德国统一日同样承载了国家历史转折点的重大意义,是对德国人民克服分裂、追求统一愿望的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