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置可否,一般来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都写过大量的小说作品。当然余华是否因为作品量小而没有获得诺奖这个尚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余华的小说虽然得到了许多的粉丝和来自国外的读者肯定,却仍被德国的汉学家顾彬“贬”了痛快。
顾彬说;余华根本不知道人是什么。这是在贬低余华的小说没有详细描绘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而是拿故事叠加完成了作品。当然余华被国外汉学家评论不高,莫言也高不到哪里去。尽管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也一样逃不出被“贬低”的厄运。顾彬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莫言、余华他们根本不知道人什么。
看来莫言也没有逃脱这个坏评价,尽管他写了很多长篇小说。其实吧,写了多少长篇小说,产量有多大,就能成为文坛公认的大师?忧未可知吧。比如贾平凹也写了很多小说,就论长篇小说数量,他早已经超过莫言了,但贾平凹也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如此,还有很多读者认为贾平凹的文章长而有冗杂,阅读体验并不好。反而是余华的读者对余华的评价更为中肯,读者们认为余华的小说读起来很顺。并说这是一部完全不用书签的小说,尽管到处都是泪点,但大家就愿意被余华“骗”眼泪。
《活着》这部小说确切的说只有12万字,而莫言被公认的十一部长篇小说中,最短的《四十一炮》都比《活着》的篇幅长,但是论销量的话,当代纯文学作品销量的奇迹就是《活着》,截止2018年底,余华的《活着》销量已经突破600万册,而且还有大量的“90后”加入到《活着》的读者队伍里
海明威不写长篇照样获得认可看来文学成就的高低并不能用字数论英雄,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海明威。这个被称为美国文坛硬汉的伟大作家,在写作《老人与海》时已经是暮年,而他仅凭这部小说就获得了普利策奖,关键这还不是它的全部潜力,刚获得普利策奖,第二年海明威就又靠着它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可是绝对的最高荣誉,可是这部《老人与海》又有多少字呢?
约4万字,而且还是中篇小说。
余华的小说和海明威比起来,那是不可同日而语,随便拉出了一部都比海明威的篇幅长。可是尽管长,却没有短小精悍的中篇影响力大。曾几何时,因刻画出了穷苦人的生存现状,和活着的艰辛,以及敢于同天地争“寿”的精神,余华也被欧洲文学评论为中国的海明威或司汤达,而美国人直接评价余华,说他写出了穷苦人的《圣经》。
但余华和他的《活着》却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除了西方文学奖的偏重口味外,东西方文化的差距也使得余华暂时没有获得诺奖的运气。因为在余华看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时候需要运气,就连当代诗人北岛也说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只不过是那十八个人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18位终身教授)意见。
看来仅以长篇是不能论英雄的。真正的英雄是像鲁迅那样的一生都没有写过长篇,而中篇也寥寥无几,但就这样,按照对民族文学的贡献程度,鲁迅依然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如果按照莫言的算法,不超20万字的小说就不能算作长篇小说,那么余华就只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兄弟》吗?那这可“坑”惨了余华。本来写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写了五部长篇小说,中间还患过心脏早搏,到头来,只有有一部“合格”,估计余华也不会答应。
长篇小说的定义到底是什么?长篇小说是小说的一种样式,是篇幅长,容量大,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结构宏伟的一类小说。适于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物的成长历程,并能反映某一时代的重大事件和历史面貌。一般在10万字以上。
对于艺术高度而言,长篇小说在篇章结构上,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成许多章节;篇幅特别长的,还可以分为若干卷或部、集等。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曹雪芹和高鹗的《红楼梦》、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等等。
看来一部拥有10万字的小说就可以列入长篇小说行列,可莫言为什么却说,不超20万就不是长篇小说呢?
其实按照莫言及一些大家的定义,长篇小说就是一部“时代的百科全书。”长篇小说的特点是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多方面地描写人物性格以及有复杂的情节和结构。就像莫言总结的那样;长篇小说就要有胸中的大气象和艺术的大营造。
看来作家莫言将写长篇小说的难度加高了,水涨船高吧,毕竟时代在进步,科技文化也在日新月异,文学创作也得与时俱进。
另外现实作品也要全方位提高一个层次。阎连科在写小说时,他常常苦恼一个问题,就是写现实类作品的作家将永远也无法赶上现实的变化。现实发生的事情永远比作家手中的笔快,现实的故事也永远早于作家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