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甄嬛传》中,波斯给大清进贡了一种叫“螺子黛”的东西,数量不多。毕竟这是贡品,又是化妆品,所以雍正帝将这份贡品分成了三份,其中一份就给了甄嬛。电视剧的相关 情节在这里就暂不剧透了,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螺子黛”究竟是何物。
这个名字可能很多朋友并不熟悉,但也能够隐约猜出这是画眉的一样化妆品,毕竟这件物品里面有一个“黛”字。说到这个“黛”,最早在《楚辞》中就有相关描述,“粉白黛黑,施芳泽只”。可以看出,在战国时期,女子的化妆品中就有了修饰眉毛的工具,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女子在化妆观念上和西方不同。
西方古典文化受古埃及的影响颇深,所以在眼妆上面比较重视,而在我国古代女子的妆容上,却并不太注重眼妆。
那么这个“黛”究竟是什么呢?
在宋代的《太平御览》中有提到“染青石谓之点黛。”,可见“黛”其实就是一种石头,是一种矿石,女子拿来画眉。可是这么说朋友们可能还是不明白,“黛石”究竟是什么。
在清朝的《奁史》中则对黛石有了非常明确的记载“广东产石墨,妇女取以画眉,名画眉石。”
这么看来,原来“黛石”就是“石墨”。
可是石墨本身是不溶于水的,难道直接拿着一块石墨往脸上涂吗?
当然不是。
智慧的古代妇女会将石墨先碾成粉末,然后加入胶液,制成黛块。当需要使用时,将黛块在专门的黛砚里进行研磨,最后加水调试。形成这种深色的液体用毛笔蘸取画于眉上。
这种用矿石加工而成的黛墨是古代妇女使用的其中一种,另外还有用蓝铜矿制成的“铜黛”,用植物提取的“青黛”,后来还有用“松花粉”制成的“黄黛”。不过在这许多眉黛中,最名贵的则要数文章开头所说的“螺子黛”。
这种名贵的眉黛可能在汉朝末期已经有了,但真正有记载的则要到《隋遗录》中,“螺子黛出波斯国,每颗直十金。”书中还说到了后来,因为螺子黛供应不足,只能以铜黛代替。
可以看出这种名贵的眉黛,就连皇宫中人也是消费不起的。
不过隋炀帝这个老色批却特别喜欢女子的眉妆,在他这里可就不管赋税有多重,百姓是不是吃得消。既然加重赋税能买得起,因此他将赋税加的极重,然后从波斯大量进口这种螺子黛,赐给宫中的女子画眉。
如此风气之下,让“螺子黛”成为了奢侈品,也让“螺黛”、“螺”成为了对眉毛的美称。
像宋朝文豪欧阳修的《阮郎归》词中就有“青螺深画眉”,形容女子的眉毛非常漂亮。
可是这种眉黛的化妆品为何如此之贵?难道是用金子做的不成?
按照李时珍的说法,他认为螺子黛是波斯的青黛,也就是波斯人用植物染料制作的眉黛。如果仅是植物染料,断不至如此昂贵,难道那个年代的关税已经到了皇帝都吃不消的地步了吗?
按照百度百科的说法,“螺子黛”是一种从矿石中提取的染料,导致价格昂贵的原因,百度百科却并没有提及。
可我们单从字面理解,很容易想到的是这种眉黛是从“螺”这种生物体内提取的。
在古代的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其实真有这种从骨螺中提取染料的做法。这种骨螺腮下腺会分泌一种黏液,颜色鲜艳,固色度好,提取出来时是紫蓝色,在阳光下晾晒几分钟后,便会变成靛蓝。
而在古代地中海沿岸,还有一种更加珍贵的骨螺。根据日本染色大师吉冈幸雄的分析,他认为这种制作成本高昂的骨螺提取物,每提取1克染料需要消耗2000个骨螺。
可见只有用这种制作手法复杂的眉黛,才有可能“一颗十金”。也只有这种极为名贵的眉黛,才会让华妃争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