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理念逐渐进入公众视野。(VCG图)
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无疑是各行各业当下的最热门话题与行动方向。根据《哈佛商业评论》与贝恩公司的调研,很多企业已经将ESG视作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议题,其重要性不亚于研发创新、数字化转型等热点,中国上市企业的ESG报告披露比例也在近年出现了突破性增长。
企业社会责任又可称为企业的公民身份,在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引领下以及ESG责任投资机制的影响下,企业的公民身份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项,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其作为自身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业界更是认为,从CSR(企业社会责任)到ESG,是快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进阶。
■新快报记者 陈福香
▍CSR和ESG最大的区别在于投资意义
2004年,联合国在一份名为《在乎者即赢家:连接金融市场与变动中的世界》(Who Cares Wins: Connecting Financial Markets to a Changing World)的报告中首次提出ESG概念,并认为成功的投资有赖于充满活力的经济,充满活力的经济又有赖于健康的公民社会,而这些最终又都有赖于一个可持续的星球。报告封面上开宗明义地写道:“金融行业关于在投资分析、资产管理和证券经纪中更好地融入环境、社会、治理议题的建议。”
两年后,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给数十家头部金融机构的CEO发出邀请信,明确提出ESG投资的建议,并牵头成立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 PRI)。该组织发布了如下几条责任投资原则(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ing,简称PRI),ESG投资的广泛实践由此开始。
其中包括:将ESG议题纳入投资分析和决策过程;成为积极的所有者,将ESG议题整合至所有权政策与实践;推动被投资机构适当披露ESG信息;促进投资行业接受并实施PRI原则;建立合作机制,提升PRI原则实施的效能;汇报PRI原则实施的活动与进程。
有观点认为,正因为这样的诞生和发展背景,ESG投资的认知意义远远强于ESG实践的认知意义,至今谈及ESG,自然而然地会和资本市场产生紧密关联,量化绩效、信息披露、规范标准等也备受重视。这也成了ESG和CSR,或者说ESG报告和CSR报告在外在表现形态上的显著区别。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执行院长柳学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ESG是CSR的升级版。首先,ESG是投资驱动,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这恰是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所不具备,因而最遭人诟病的特点。其次,ESG把治理的因素纳入整个体系,这就使得ESG可以自我实施。”
因而,从CSR到ESG,其间的延续与转变,是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进阶。
▍食品行业ESG概念普及率有待提升
如今,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能源供应紧张的大背景下,如何在保障能源供应基础上协调推进低碳转型,如何以绿色发展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越发受到关注。对于包括快消行业在内的各企业而言,通过自身节能减排探索、产业链全面减碳以及推动绿色消费的方式助力碳中和、保障能源安全,成为一道必选题。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成为全球共识,食品饮料行业头部企业纷纷将ESG理念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与日常经营,主动开展ESG实践。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中财绿指首席顾问施懿宸表示,ESG已建立起了完善的评价体系与信息披露标准,逐渐成为投资主流趋势之一。尽管目前,国内ESG的理念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但随着2021年《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发布,我国ESG信息披露框架建立,ESG理念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对于中国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的ESG表现,根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数据,施懿宸分析认为:相较其他行业,目前我国食品行业ESG概念的普及率有待提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细分来看,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ESG表现最佳,其次是食品制造业,最后是农副食品加工业。总的来说,酒业、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为食品饮料的ESG发展贡献了大部分力量。
对食品行业公司来说,食品安全一直是重中之重。在谈到行业未来可持续发展趋势时,施懿宸认为,食品行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食品行业和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此,保证生产出的食品安全卫生、合格可靠是行业底线。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食品行业企业仍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忽视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这在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的同时,也损害了自身的企业形象,影响整个行业的生存发展。
从近三年MSCI评分结果来看,蒙牛和伊利等企业获得过BBB级评级,但其他农业食品企业多数评级中等或偏低。数据披露情况上,农业食品领域内约30%的中国上市公司主动披露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情况。
▍酒水饮料行业存在发展“痛点”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食品饮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食品饮料ESG相关政策、法律陆续出台,涉及食品安全、健康餐饮、环保餐饮、绿色包装等行业重要ESG议题,推动食品饮料行业以更加可持续、更环保的方式发展,食品饮料行业的ESG转型迫在眉睫。
酒水饮料是大众消费中不可或缺的商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周期轮动趋势以及市场消费需求。尤其是白酒,具备较强的投资属性,在资本市场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不过,该行业发展也存在一些“痛点”,如生产经营环节消耗大量水资源和能源的同时,还会产生较大规模的污染和排放。因此,对于酒水饮料行业而言,如何做到产能与资源平衡、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并存,从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当下监管方面与业内每一个上市公司亟需思考的问题。
有数据平台统计,截至今年4月30日,A股共有49家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上市公司,其中有28家披露了ESG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总体披露率为57.14%,高于33.72%的全行业水平。从ESG评级结果来看,有19家获得A(含A 、A、A-),占比为38.78%;15家为B(含B 、B、B-),占比30.61%;评级为C和D的公司分别为10家和5家,占比为20.41%、10.2%,整体情况也优于全行业水平。
《证券时报》去年9月发布的ESG观察显示,近年来,食品饮料行业ESG报告披露家数、披露率稳定上升,2021年度披露率首次突破40%,位居行业前十。2022年有色金属、钢铁、通信、建筑、建材、综合和食品饮料行业 ESG 报告披露改善情况较好,披露率较2021年提高增加5%以上。
有分析认为,总体来看,酒水饮料行业在打造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已具备一定成熟和可供参考的模式——无论是议题设置、核心环境数据披露、公益慈善活动组织等均相对完整与丰富。不过,业内仍需要注意产能扩张与资源、能源消耗之间的平衡。披露数据是第一步,由上至下真正培养和贯彻可持续为先的发展理念才是必由路径。
此外,研究发现,农业食品行业面临着优化碳排放、资源利用、产品质量安全、员工保障、社区关系、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挑战。
碳排放方面,农业食品领域中的部分子行业从生产技术与方式到供应链再到消费者习惯存在进步空间。以畜牧业为例,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统计,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约占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4%左右,其在碳排放和产品碳足迹上仍有降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