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成为很多东南国家的国民美食
在泰米尔语的影响下,马来语、印尼语、菲律宾语对芒果的称呼都是mangga,而泰语的读音mamwng也是类似。
十六世纪之后,最先抵达东南亚的葡萄牙人,把芒果和它的东南亚名字一起带回了家乡。在欧洲,芒果的葡萄牙文是manga,西班牙文、荷兰文、英文则是mango。最终,mango成为了全世界对芒果最普遍的名字。
芒果名字的主要传播路径
在汉语里,“芒果”这个名字也是mango系列的衍生。但是,在闽南、潮汕和台湾等地,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称呼“檨”(音:suāinn,近”摔“),跟上面所说的mango完全不是一个系统的。
芒果的不同发音
潮汕的芒果是从哪里来的?
近代台湾史学家连横所写的《台湾通史》提到:“檨,即檬果,种出南洋,荷人移植。”
所以很可能闽南语地区的芒果,最早是由荷兰人移植到台湾的。
但是在荷兰殖民地印尼,芒果也是mangga。
——到底这个“檨”是哪里来的?
有人提出一个脑洞想法:“檨”源自猪的英文swine(荷兰文则为zwijn),理由是一开始在东南亚,芒果是用来喂猪的。
怎么说呢?读音倒是很像,但是当时荷兰人已经有了关于芒果树的专用名词和文字记录,似乎不太可能用“猪”再来称呼这种水果。
还是再回到《本草纲目》看看。李时珍提到芒果还有这样一段记录,“菴罗果俗名香盖……今安南诸地亦有之”。
安南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在越南语中,芒果的读音是xoai,而在临近的柬埔寨语中则是Svay。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和“檨”很像?
以此来看,这两个读音有可能正是“檨”的语源。但是——又或许正好相反?
值得留意的是,李时珍说“菴罗果俗名香盖”。这“香盖”二字,如果用切韵(古代一种注音方式,略同于首字的声母拼合第二字的韵母)来读的话,跟“檨(suāinn)”又很相似。
香盖、檨、xoai、svay,谁是谁的源头,这一段感觉已经很难考证了(挠头)……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