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寺院的斋堂不叫斋堂而叫五观堂呢?
因为出家人吃饭的时候,要作五种观想: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思量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如果不好好修行,粒米难消;
2、秤己德行,全缺应供——思量自己的德行,如果不持戒、坐禅、诵经、营三宝事,便不能受此食;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修行人须防三过;上味食起贪心、下味食起嗔心、中味食起痴心,如此的思量预防,受食才没有过错;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思量如果不吃饭,就不能生存,也就不能办道,所以饮食不求美好,只要能养活色身就行了,不必好恶;
5、为成道故,方受此食——饮食可以营养身体,资益道业,身体每天消耗热量,新陈代谢,行住坐卧都需要热量,如果没有饮食供给营养,就会饥渴病生,怎么能办道,现在为了成就道业,所以饮食,应该作此观想,生惭愧心。
吃饭时应该怎样?
吃饭时应该口口作念,第一口默念“愿断一切恶”;第二口默念“愿修一切善”;第三口默念“愿所修善根,回向众生,共成佛道。”若能长期坚持这样做,其功德是很大的。
在斋堂吃饭要注意哪些问题?
1、不能呵斥食物的好坏;
2、不能私自拿常住食物过乞丐或者喂养其它动物;
3、加菜加饭要用手势,不能讲话(斋堂有很多规矩,以后再讲。);
4、不能用手抓头,怕赃物落入别人碗中;
5、不能含食语,不能笑谈杂话;
6、不能吃饭有声音,如果挑牙,以衣袖掩口;
7、如果食物中有虫蚁,应该默默掩藏起来,不要让邻坐看到生疑心;
8、吃完了饭就默默坐在座位上,不能随便走动;
9、不能用手指或者舌头添碗;
10、吃饭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与大众基本保持一致;
11、行堂迟迟未到,不要生烦恼;
12、如果需要什么,默默地用手势,不能高声喊叫;
13、不能敲碗作声;
14、不能吃完饭就走;
15、如果违犯了斋堂规矩,处罚时,不能抗拒不服;
16、如果饭中有稻谷,去皮食之;
17、不能看到自己喜欢吃的,就起贪心大吃;
18、不能私自带食物到斋堂,自己单独吃;
19、出家人还没有吃,不要先吃等等。
这些对于到寺院里来求福报的信众,一定要注意。
礼拜要注意哪些问题?
1、礼拜时不能站在大殿的中央,因为这是方丈或住持的位置;
2、有人礼佛菩萨,不能从其头前经过;
3、凡是合掌,不能十指参差、不能中虚、不能将手指插鼻中,但是也不能太底,应该平胸,离嘴唇大约四、五寸远即可;
4、不能非时礼,比喻在上殿中、佛事中、讲经说法中等等;
5、师父礼佛,不能与师父并排礼拜,应该随着师父的后面远拜;
6、师父拜长辈,不能与师父一起拜,应该等师父拜过之后,再向彼礼拜;
7、师父在跟前,不能与同类互相作礼;
8、师父在跟前,不能受别人礼;
9、如果手持佛像,不能给长辈作礼,应该手持佛像齐眉一举,就足够了。
为什么不能从礼佛者头前经过?
从礼佛人的头前直过,一是自失尊敬;二是乱他观法,罪过很大。应该远绕而过,这样彼此都不会干扰。
礼佛有哪些种类?
一、我慢骄心礼——自认为自己了不起,身虽然礼拜,心里没有恭敬,表面看来很恭敬,实际内怀我慢;
二、唱和求名礼——但求名利,诈现威仪,口里唱着佛号,心不知想到那里去了,不是真供养;
三、身心恭敬礼——口里唱佛号,心内念佛身,相好光明,好象就在眼前,身心恭敬,没有散心杂念,供养礼拜,情无厌足;
四、发智清净礼——所谓慧心明了,达到佛的境界,内外清净,虚通无碍,礼一佛,就是礼一切佛,礼一切诸佛,就是礼一佛,因为诸佛法身,体本都是融通的,礼法礼僧,亦都是这样的;
五、遍入法界礼——所谓自观身心等法,从本以来,不离法界,诸佛不离我心,我心不离诸佛,性相平等,本无增减,今礼一佛,就是礼遍法界一切诸佛,就好象一室千灯,灯灯相照,如果这样观想,那么功归法界,德用无边;
六、正观修诚礼——所谓摄心正念,恭对佛身,礼自佛不缘他佛,为什么呢?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平等正觉,一念无明,迷于本性,造成许多罪恶,如果能返照本觉,那么解脱的时间就不远了;
七、实相平等礼——有礼有观,自他两异,用此一礼,无自无他,凡圣一如,体用不二,能礼所礼,其性空寂。上面的礼佛,有是非深浅的不同。一至三是事礼,后四个是理礼。事礼中,前两个是错误的,第三个是正确的。所以我们礼佛,应该要学习后五种,千万不要学前面两种。
什么情况下不能礼佛?
律制有染不能礼佛。染有两种:
一是不净染,就是上厕所后未洗净;
二是饮食染,就是吃饭后没有漱口。(有些人乱说女人来了月经,污秽不能礼佛,那是错误的。)
听法要注意什么?
一,要提前进入讲堂,方可免得临时仓促,身心烦躁,不入法理;
二,整衣平视直进,目不邪视,这个就是意业肃敬;
三,坐必端正,这是身业肃敬;
四,不乱语,是口业肃敬;
五,凡是听法,必须闻而思,思而修,不能专计名言,也资谈柄;
六,不能没有懂说懂;
七,不能自己还没有领会,就在别处乱讲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