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水煮硬件
水冷散热器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简便了,和早期的产品相比,现在的水冷不仅散热性能有了提高,对不同平台的兼容性也做了很大改进,安装起来也更加方便了。但是即便如此,水冷还是被一个大条件所限制,那就是:由谁来带走水冷液中的热量呢?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热量散发出去,那不断升温的水冷液岂不是温水煮青蛙了?结果归根到底,还是由传统的风扇 散热鳍片的组合,在水冷管末端带走热量。所以我们市面上看到的120冷排(单风扇的那种)实际上并不比热管散热好多少,原因就是他带走的热量太少了。
漏液问题
所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低端的水冷还不如风冷的原因所在!而且水冷因为其中含有液体,万一随着时间老化或者做工导致的漏液问题,机箱内的硬件性能再强也不能防水,因此避免散热器漏水也是用户需要首先注意的地方,,一体式水冷在安装之前要转动不同的角度测试一下,有任何漏水的迹象都要停下来排查,直到确保散热器不会漏水之后再安装。
看到这里你可能懂了,上水冷的风险是比风冷更高的,如果一定要上水冷,那就需要我们选择240及360以上的冷排了,这样才能与传统风冷拉开差距。
更高更强
因为如果我们需要提高风冷的散热能力,我们需要增加风扇转速,又或者是增加散热鳍片高度,才能保证更快的散热效果。而我们的机箱往往有高度和大小限制,很多多热管的散热器根本就难以安装,这个时候水冷才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只需安装一个冷头,我们就可以把冷排安装在机箱上面或者侧边,不占用主板的空间。
而且高端水冷的水冷液比较多,流速也比较快。配合大冷排的散热表现,才能带来不俗的降温效果。
既然风冷水冷各有好处,所以这场对决,难道就此平手了?
当然不!
因为水冷家族还有一个传奇人物——分体式水冷。
分体式水冷整个系统非常庞大,普通分体式水冷在安装到主板和机箱上时步骤也此较复杂,除了要注意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规划水箱、水泵等设备在机箱中的位置和空间,同时像冷排安装、水管长度等,都要加以考虑,这样一来,对于机箱也会有较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