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精深加工企业生产车间一隅(央广网发 舒鑫 摄)
近年来,靖州立足特有茯苓资源,大力发展茯苓科技产业,建有全国最大的茯苓药品GMP生产基地。
在茯苓科技产业园里,石昌银带记者走进了湖南补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补天药业”)。这是一家从事了20余年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企业集团。该公司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上市重点培育企业,目前正在筹备上市。
补天药业相关负责人马红旭告诉记者,集团下属制药企业成立于2005年,现在是靖州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通过国家GMP认证的中药制药企业。
石昌银介绍,靖州是“中国茯苓之乡”,全县以茯苓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种植面积达7.03万亩,依托茯苓科技产业园,形成了茯苓产业化开发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带动当地5.7万人就业,人均增收3000元。2021年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31.8亿元,占全县GDP三成以上。中国菌物学会茯苓产业分会成立并永久落户靖州。
竹业文化创意企业竹林基地远程监控系统(央广网记者 欧峰 摄)
同样在茯苓科技产业园里,去年才引进落户的湖南辰铭竹木制品有限公司,一跃成为当地对外贸易的明星企业。石昌银说,这家企业主要是利用靖州丰富的楠竹资源制作竹筷,产品远销海外。
湖南辰铭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小香告诉记者,原本他们的外贸公司设立在湖北武汉,原材料基地则是在湖南靖州。从去年开始,靖州县利用丰富的楠竹资源和优厚的招商条件,吸引企业负责人将外贸公司也搬迁至产业园。现在,公司的竹林基地在山上,前移车间在村里,成品加工和对外贸易在产业园区。
出口日本的定制竹筷,售价达3734日元(央广网记者 欧峰 摄)
在该公司展厅的玻璃橱窗里,记者发现,出口日本的一盒十双装定制竹筷,售价达3734日元,每双竹筷折合人民币20元左右。
在展厅后的仓库里,该公司出口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的产品已经完成打包,分门别类地码放了一人多高。
石昌银介绍,该公司坚持“企业 村集体 农户”的新合作模式,在全县楠竹资源丰富的6个村流转竹林种植基地5000余亩,在8个村设立生产前移车间,预计实现年产值1.2亿元,年出口额800万美元,税收300万元。2021年带动当地群众就业1500人,人均增收6000元,为村集体经济创收30万元。
靖州康尔竹材制造有限公司同样在“竹”上做出了锦绣文章。该公司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广州林业研究院、马来西亚林业研究院合作开发瓷化竹材等产品,与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装配式竹建筑,重点开发普竹板材、重竹板材、竹建筑等新型材料,可实现预期年产值2.8亿元,实现林农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我们原来的楠竹,就是简单粗加工后就拿出去卖了,不值钱,现在做成筷子,还做成私人定制类的竹文化产品。原来一双筷子几分钱卖出去,现在20块钱卖出去,价值翻了几千倍。”石昌银说,“在同样单位的绿色资源条件下,生产出更绿色、更有竞争力、更具高附加值的产品,这应该是靖州林业生态价值转换的应有之义。”
生于忧患 争当生态价值转换排头兵
从植树造林到林权改革,从人工巡山管护到AI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从试点林长制到林业生态价值转换,靖州林业的改革和发展,几乎每次都在湖南乃至全国保持着“领跑”姿态。
由此,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县、全国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县、全省林业十强县……
“虽然每一个节点我们都跑到前面,荣誉等身,但实际上我们心理压力都是比较大的。一方面有兄弟县市区的追赶,另一方面,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林业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的转换过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源于我们这代人的忧患意识,也是靖州精神的延续。”石昌银说,靖州的林业经济发展,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
贯堡渡村集体活动中心(央广网记者 欧峰 摄)
在靖州县城郊外的太阳坪乡贯堡渡村,建有怀化市第一个村级村史馆。“20世纪80年代初完成了‘包干到户’改革,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可当时群众的生活并不是很富裕。”湖南省人社厅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程向阳介绍。
出于强烈的忧患意识,贯堡渡村时任村主任苏才美等人召集全体村民开会,推动“开发山地、大种柑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