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海豹只能生活在海洋中,大概是忘记了在贝加尔湖里生活着的淡水海豹。不过,这种淡水海豹也是来自北冰洋。根据现代生物学家的研究,贝加尔海豹与环斑海豹的血缘关系是比较相近的。而北冰洋是斑环海豹的重要生活区域。
斑环海豹如何来到贝加尔湖,以及来到贝加尔湖的准确时间至今仍是个未解的谜。根据资料,贝加尔湖所在的西伯利亚高原南部,五亿多年内从未曾被海水淹没过。贝加尔湖海豹的祖先是如何从遥远的北冰洋,来到这样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里并延续至今,目前仍然众说纷纭。
科学家推测,海豹来到贝加尔湖最可能发生在冰期。当时,叶尼赛河和安加拉河流域长期被冰雪覆盖,河床变深,生活在北冰洋地区的海豹活动范围向南部不断扩大,它们经过几千公里的长途旅行而来到贝加尔湖。而当冰期结束,河水流量大减,河床变浅,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只好滞留此处,并逐渐演变成为淡水海豹。
贝加尔海豹也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海豹,这种海豹成年以后的体长只有1米左右,体重大约在80斤上下,与其他的海豹品种相比都要小得多。不过也正是因为贝加尔海豹体型很小,所以它们的速度非常快,在水中捕捉猎物的时候可以达到时速20公里的游行速度。而且贝加尔海豹不止是速度快那么简单,它们还非常敏捷,在高速前进的过程中能够非常灵活地变向。因此,即便是再灵活的鱼也很难逃脱贝加尔海豹的手掌心。
尽管贝加尔海豹在水里面的时候非常灵活,在陆地上的时候却异常笨拙。这种海豹的四肢已经彻底进化为了鳍状,并且后肢与尾部也连接在了一起。这导致它们根本无法在陆地上行走,甚至匍匐前进也远比其他种类的海豹更为艰难。
贝加尔海豹也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环斑海豹也有两个分布在北欧的淡水海豹亚种:赛马湖亚种和拉湖亚种。现在包括贝加尔海豹在内的三种淡水海豹都在人类的过度捕猎下濒临灭绝,其中赛马湖亚种仅存250只左右。
白鲸只会刺耳地尖叫?白鲸也是海洋馆的明星动物,其美丽优雅的外形让参观者很是喜爱,但是它们却不太安静,时不时发出的尖锐刺耳的叫声让很多观众有些受不了。很多人甚至以为,白鲸只会这样尖叫。
北京海洋馆的专家说,这是很多人对白鲸的误解。实际上,白鲸是鲸类王国中最优秀的“口技”专家,能发出几百种声音,而且发出的声音变化多端。为了解白鲸的声音,曾有科学家在河口三角洲白鲸迁徙目的地进行了现场水下录音,结果非常出乎想像,他们竟听到了猛兽的吼声、牛的哞哞声、猪的呼噜声、马嘶声、鸟儿的吱吱声、女人的尖叫声,病人的*声、婴孩哭泣声……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白鲸还可以发出铰链声、铃声、汽船声等。白鲸不停地“歌唱”,实际上是在自娱自乐,同时也是同伴之间的一种交流,这是它们夏季迁徙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是呆在海洋馆中,一般是难以听到它们这么丰富的“口技”了。
海龟也能把头和四肢缩回壳内?我们都知道,我们日常所见的乌龟(中华草龟)身上长有非常坚固的甲壳,受袭击时可以把头、尾及四肢缩回龟壳内。于是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海龟也是如此。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目前已经发现的所有海龟在受到攻击或遇到危险都不会把头、尾及四肢缩回龟壳内。
这绝不是因为海龟们胆子大。不同于陆地上生活的一些龟类,海龟们的生活环境决定了它们是不可以把头等身体部位缩进去的。比如它们一缩头,流体动力外形就会改变,等待它们的就是在水中原地打转或者沉底。所以海龟遇到危险时的处理方式和装甲豪华汽车遇袭时采取的策略一致———利用“装甲”和机动性快速通过危险区。
以后,我们再也不能将“龟缩”作为龟类动物唯一的生存策略了。
海狮、海豹、海狗等海洋动物吞石头是为了帮助潜水?动物学家们观察到,海狮和海豹、海狗等部分海洋动物都喜欢吞食光滑小鹅卵石和海滩石。它们吞食的海滩石一般与高尔夫球大小差不多,但也有例外现象,比如有人曾在一只海狮的胃里发现了一块重约11千克的大石头。
这些海洋动物为什么要吞食石头呢?有的人认为,它们吞食石头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身体体重,便于下潜,因为石头可起到降低其脂肪浮性的作用。但是也有不少生物学家持反对的态度,他们认为,这些石头和鸟素囔里的沙粒一样,是用来磨碎食物的,起帮助消化的作用。另外则有人认为,石头是用来打掉胃里的寄生虫比如线虫和绦虫等,当寄生虫被研磨致死后,还会被胃反上来吐掉。
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国家海洋哺乳动物实验室的汤姆•洛克林博士指出,海狮等海兽吞食石头可能还有这样一种原因:在生育季节,它们为了繁殖后代,在长达两个月的时期内,不能离开自己的孵化地,因此被迫禁食。如果把石头填在胃部,就可以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使胃部产生一种充实的感觉,以减轻饥饿的折磨。但是,科学家们在这些幼小的尚以母乳为食的海兽的胃中也发现相当多的石子,这就令以上学说难以自圆其说。
也就是说,海狮、海豹、海狗等海洋动物为何要吞石头,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还有待海洋动物学家们的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