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4月,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中显示,全国各地已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达540.6万本,环比增长3.4%。在过去的一年里,新增了101.4万名网约车司机和53.8万辆网约车。然而,正是因为如此大量的司机涌入,今年5月,多地在发布网约车饱和预警后,陆续暂停了网约车运输证的新增业务。换句话说,到了6月,网约车行业的大门对部分新驾驶员关闭了。
为什么要关闭这个大门呢?更多的人进入,难道不会给平台或网约车公司带来更高的利润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新司机的加入意味着更多的租车需求,这让租车公司欣喜不已;业务量的增长也表明网约车公司在壮大,甚至有望在未来登上纳斯达克。然而,现今的暂停却是无奈之举。
杭州的一位网约车司机感叹道:“以前,只需要每天等单,有时候还得拒单,忙不过来。现在呢?如果每天不工作超过10个小时,连每月的车贷都还不上,更别说赚钱了。”为了多赚些钱,很多同行在凌晨四五点就开始跑机场和火车站,错过这波高峰,其他时候就很难接到单子。
据勾股大数据分析,从2020年12月至2023年4月,中国网约车司机数量翻了一倍,但他们的日均接单量却从23.3单骤降至10.2单。这种下降,显然是因为出行人数的减少。2022年,用户规模为4.37亿,同比下降3.32%。乘客数量没有显著增加,司机却越来越多。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全球经济遭遇了下行期,各方面的冲击让大厂裁员,小厂关门,经济的不景气直接影响了就业岗位的减少和竞争的加剧。老何很久没听到有人抱怨996了,能有工作做已经很不错了。
失业,始终是社会最头疼和害怕的问题,远甚于通胀、滞胀甚至战争。
随着中国产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化在各领域的普及不可避免,这对提供大量就业的基础岗位产生了巨大冲击,雇主对人力的需求日渐减少。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不仅是工人岗位,许多行业的工作也正面临着危机的阴影。关于“机器人抢工作”和“与机器人竞争”的担忧也愈发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生产的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普及确实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就业压力与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岗位减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现状复杂且充满挑战。经济形势不佳,许多朋友的生活都颇为艰难。我并非成功人士,无法给出成功的经验或未来的趋势。然而,我希望能为大家做些什么。今天,中国青年面临的是一场“逆水行舟”的考验,必须奋力向前。这绝非易事。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4月份,中国16-24岁人口的失业率已升至18.2%。每十个年轻人中,就有近两人失业。
这些失业者大多是2020年毕业的高中生、职高生、大专生和本科生。2020年,正是全球疫情爆发之年,那届应届生也因此成为近十年来最悲惨的一届。
有位领导曾说,现在的就业形势灵活多样。例如,有车的可以注册成为网约车司机,有房的可以出租闲置房屋,这些都算是灵活就业的成功案例。
但这位领导似乎忽略了大部分大学生的现实情况。绝大多数大学生既无车也无房。若是父母有能力为他们购车置房,工作自然不成问题。社会是残酷的,竞争不仅是个人实力的比拼,更是家庭、亲戚、朋友综合实力的较量。
没有背景和依靠的人,独自奋斗确实更为艰难。但也无需畏惧。
一个悲伤的故事曾引发热议。一位中年失业者,在失业后炒股,还借了亲戚的钱。一年不到,从年初的50万亏到只剩12.9万。不仅没有实现资产增值,反而亏了本金,欠了亲戚的钱,真是得不偿失。
这个投资故事给我们几个警示:
首先,中年失业后,千万不要盲目投资,不要接触自己不熟悉的投资品,对新兴事物更应避而远之。
其次,千万不要借钱炒股,特别是高杠杆投资。对缺乏风险控制能力的投资者来说,借钱炒股或进行高杠杆投资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此外,频繁追涨*跌或追逐热点题材是散户的大忌。散户投资者的信息渠道比不上机构投资者,当他们意识到投资机会时,往往意味着风险已至,大多数散户是在高位接棒。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巨大。如果再加上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费用,开支负担沉重。此时若遇上失业,无异于雪上加霜,难怪中年失业者会借钱炒股。
每个进入股市的投资者都有“一夜暴富”的梦想。然而,试想一下,从股市诞生至今,有多少人真正实现了这个梦想?即便有,也只是极少数。
2021年,对于投资者来说,简直是一个漫长的煎熬。除了频繁地追涨*跌之外,即便是那些在高位持有的白马股,也逃不过大幅亏损的命运。比如中国平安、三一重工和格力电器这些名声在外的白马股,从年内高点以来,跌幅已近50%。这些市值动辄上千亿甚至上万亿的大企业尚且如此,普通投资者的处境更是难以想象,2021年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令人心力交瘁。
不仅普通投资者,连专业机构投资者在2021年也未能独善其身。许多明星基金经理的整体净值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有些甚至至今还在年内净值亏损的泥淖中挣扎。
中年失业还要借钱炒股,这种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在非理性的状态下,任性的投资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亏损。
股市,本质上是一个财富重新分配的场所。在这场财富的博弈中,掌握信息优势或资金优势的人显然占据上风。作为一名散户,原本就处于劣势地位,在缺乏信息、资金和成本优势的情况下,更是难以在这个市场中生存,遑论盈利。
步入中年危机,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为自己的人生重新规划一条清晰的路径,尽快找到一份工作,确保家庭的基本生活开支能够得到保障。而关于投资,更需要我们不断修炼自己的心态和提升投资能力。在没有充分准备之前,贸然进入股票市场绝非明智之举,更不要轻易借钱炒股。
多年来,那些怀揣一夜暴富梦想的人,往往在股市中遭遇了惨痛的教训。只有端正自己的投资心态,用理性的思维去评估企业的投资价值,才能逐渐适应市场的波动,实现资产的增值。在股票市场中获得回报并非易事,巴菲特的年复合收益率看似不高,但他长期实现了稳健的回报,这正是复利效应的体现。普通投资者或许难以培养这种耐心和心态,因为多数人更想快速致富,而不是耐心地积累财富。
中年被裁员并非新鲜事,看看老一辈人,我的父母那一代,许多人在三四十岁时就经历了国企改革的阵痛,被迫下岗。我从小看着他们各自寻找出路,也看到了他们晚年截然不同的命运。还是那句话:去拼吧。拼了不一定成功,但不拼就注定颓废。如果你技术出众,就去拼技术;若你擅长人际关系,就去找人脉支持,这不丢人,依然是拼搏。如果你擅长市场策划,可以借此机会转型,我的一位同事便是如此。如果你擅长做小生意,就去开店创业,我的一个亲戚就是靠开店起家的。选择你擅长的路,没有什么可丢脸的。
最关键的是,如果你不去拼,你的人生就会被那些比你年轻的人品头论足,正如知乎里的那些评论一样。如果你努力了,无论选择哪条路,你都不会有时间去在意那些无用的议论。有人可能不服气,觉得我在夸夸其谈,但其实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从老一辈人下岗后的奋斗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他们的实践让我有底气说这些。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我们总得找到自己的办法去应对,不是吗?
前面谈了很多激励的话,现在也该泼几盆冷水,冷静一下。所以,我们必须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否则,容易变成空洞的鸡汤文。在职场规划中,每一次重大的决定,都需要预先设计好Plan A、B、C。
Plan A是我们的核心目标,是驱动我们做出改变的主要动力。Plan B是备选方案,即在制定初期就设定两个目标。除了核心目标外,还要有一个附加目标。这样,一旦Plan A无法实现,还有Plan B可以作为后盾。举个简单的例子:买学区房是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小学,这是Plan A。但是,如果将来小学政策发生变化,导致该小学不再理想,而学区房同时改善了你家的居住条件,比如交通方便、上班距离近、离父母近,那么你也不算亏,这就是Plan B。
最后,还要有Plan C,即对最坏的情况做好打算,并且在事前能够接受这种结果。有了这些准备,你就可以全力以赴实现Plan A,在过程中为Plan B做准备,同时做好Plan C的心理准备。我并不是说这样就能万无一失,但这样可以让你的心态更加平和,做事也更有条理。破釜沉舟的做法并不适合拖家带口的中年人。虽然我也很羡慕马云他们的成功,但毕竟我的能力有限。不过,我相信马云当时也有他的Plan B和C。
规划好这些,你就能更加从容地面对人生中的不确定性。每一步都踏实,每一个选择都经过深思熟虑,这样,即使遇到挫折,你也能坦然面对,继续前行。
我常常试图说服年轻人,年轻时的收入可能就是你一生中最高的收入。这世界总是更青睐青春的资本。然而,我们的私营经济发展历史尚短,加之过去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多人都抱有薪资会年年增长的幻想。这个幻想十分危险,因为你必须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在35到45岁之间的某个明媚早晨,你可能需要去麦当劳打工或者送外卖;60岁时,或许只能去做看门大爷或者保洁阿姨;到了70岁,可能不得不靠捡瓶子为生。与此同时,你还要面对一辈子劳作的命运——不劳动,就只能等待死亡。这在日本和韩国的老人中已经很普遍,我们也即将步其后尘,这是历史的常态。
你在西方电影中常看到这样的情节:某人失业后再也找不到工作,最终被赶出住所,只能靠救济金或拾荒为生,从白领到流浪汉,通常只需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是因为我们的消费潜力早已被透支殆尽,只有如此才能维持经济运转,避免更糟糕的后果,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特征。你会从有积蓄变成月光族,再从月光族陷入欠花呗和信用卡的困境。美国约有一半的人拿不出2000美元的应急资金,这正是这个道理。我们的储蓄率在急速下降,负债率在急速上升。像现收现付的社保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在空转,因此才有了“隐形贫困人口”一说。每月消费可能几千上万,但一分积蓄也没有。
所以我一直强调,人应该过苦行僧般的生活。然而即便如此,这也只是沙滩捡鱼,救一个算一个。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过苦行僧的生活,社会经济将会崩盘,那时我们都难逃一劫。这就是结构性暴力,之所以称之为结构性,就是因为不跳出这个结构就无解。只能向那些为社会奉献一切(包括人口再生产)的勇士致敬,他们真的是纯粹为他人而活,愿他们幸福。
面对已经40岁、下岗、有幼子和房贷的困境,方法恐怕不多。只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改变思维和生活方式,继续以新踏入社会的心态重新开始。古人云,人生四十才开始,只要不死,总有出头之日。踏下心来,从头再来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