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成为妇女之友,你谈恋爱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因为姑娘会觉得:你对谁都好,怎么能体现我的独特性呢?”
“我们都以为谈恋爱是找到Mr.Right,一见钟情,但其实你只能找到让你第一眼产生性冲动的人。”
“傻白甜和霸道总裁的故事,不是体现了女性爱钱,而是这种独特性投射到我身上,要通过霸道总裁来体现,我——很独特!”
最近沈奕斐老师在复旦大学关于“脱单为什么这么难”的演讲登上了微博热搜,不过在此之前,沈奕斐老师已经两度登上咱们的造就演讲舞台,演讲过“为什么我们会突然爱上章子怡”和“这个社会欠妈妈们一座奥斯卡”,表现力十足,现场气氛一贯火爆,金句频出。
沈奕斐老师是一个能量爆棚的讲者,每次在舞台上充沛的表现力和巧妙的桥段设计,都能让现场气氛火爆,在造就第一次登台演讲时就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而返场。
沈奕斐老师在造就舞台上示范男女坐姿差异体透露出来的我们文化中的性别构建问题
作为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她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性别、婚姻、家庭上,但除了演讲和课堂之外,沈教授还有个非常接地气的爱好——看韩剧。
“那天我看到了一个韩剧前100的榜单,我发现上面起码60部我都是看过的。”在忙碌的工作之余,韩剧是沈老师的解压神器,但她也从韩剧里看出了现代女性的变化和烦恼,这一次在12月23日造就学者·流行文化的舞台上,她主动提起了要以自己热爱的韩剧入手,来解剖现代年轻人的爱情困境。
《太阳的后裔》剧照
常有人说韩剧是女人的“春药”,但韩剧里既没有任何情色画面,也没有任何露骨描写,为什么会被这样比喻?所以,从这个比喻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在当代,男性和女性对爱情的需求是截然不同的。
在明清时期,为什么《西厢记》、《牡丹亭》会受到追捧?因为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家庭模式中,男主外女主内是主流模式,而崔莺莺、杜丽娘,都是用爱情的力量冲破当时的社会阶层隔离,对爱情的主动追求而不是被动接受,表现了女性的自我觉醒。
昆曲《牡丹亭》剧照
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的自我觉醒,对于“独特的自我”追求,已经比过去又前进了许多,许多女性已经不仅把自我价值实现停留在贤妻良母、被照顾者的弱者角色中,爱情是许多女性用以确认自我的独特性的手段之一。
但与此同时,许多男性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性别认知中,他们依然活在照顾者、经济提供者的强者角色里,但我们当代女性已经不满足于此了,女性靠爱情来确认自我的独特性,而男性却依然把爱情视作征服外界的手段之一。
两者的差异,使得当下的年轻人也越来越难以找到爱情,更羞于谈起爱情,仿佛在当下,爱情根本不存在。
但在沈奕斐看来,爱情并不是找到自我的途径,而是了解自我以后的结果。
12月23日,造就学者·流行文化,这一次,沈奕斐教授将用自己熟悉的社会学知识,从韩剧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爱情状态入手,解剖为什么韩剧会受到女性的追捧,从韩剧里看出当代男女的三观差异究竟在哪?爱情对于当下的年轻人还有意义吗?
活动信息:- 造就学者·流行文化 “喧哗与*动”
我们想为你们呈现一场关于当代流行文化的造就talk,这是一场以你们为主角的talk,我们邀请的讲者,既是流行文化的深度爱好者,又是年轻新锐的学者。
在这一场talk里,你会听到:
从太空歌剧到萌系符号,二次元还是你想象中世界吗?
为什么不玩游戏,你就不是完整意义的现代人?
狂热VS冷嘲,粉丝都是没有逻辑的脑残吗?
为什么谈起爱情,年轻人都觉得羞耻?
从纸醉金迷的影像里,你真的能了解中产阶层吗?
当我们沉迷科幻时,我们究竟在沉迷什么?
……
流行文化,实在是太容易被批判,也太容易被认为是不务正业,但我们更相信,当下的流行文化,不仅是这一代年轻人的精神寄托,也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意义所在。
沈奕斐- 复旦大学社会学副教授 复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话题:如何证明爱情曾来过?
她是社会学家,是人生赢家,还是网红演讲家。她是造就学者系列第一位因受到线下观众热烈喜爱而返场演讲的嘉宾。
这一次,她将用自己最熟悉的社会学知识,解剖自己的爱好——韩剧。
林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著名文化学者戴锦华的嫡传弟子
⭕️话题:后现代与后人类视野下的二次元文化
被《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制片人大卫·海曼钦点的“哈利·波特Coser”。 作为资深Coser,他深深参与到了同人社群文化中,将文化学术研究与伴随自己成长的流行文化深切结合,这也使得他对于当下二次元文化具备了双重视野。
陈楸帆- 中国新一代科幻作家代表,被称为“中国的威廉·吉布森”
- 北京大学文学/艺术双学士
- 香港大学/清华大学整合营销传播(IMC)研究生
⭕️话题:科幻-人类焦虑的反光镜
公认的80后一代中国科幻作家中的佼佼者,已经多次斩获中国各大科幻文学奖,如中国科幻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他的很多作品都从中国的视角展开,以赛博朋克式的审美表达对全球化的深切忧虑。
刘梦霏- 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创意媒体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 中华电子游戏研究协会(Chinese DiGRA)前副主席、理事会成员
⭕️话题:Homo ludens-为什么我们需要游戏?
北师大国内第一门研究生层面的游戏研究课程“游戏研究与游戏化”授课教师,目前于清华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
她说,《头号玩家》所描绘的不是一个好的游戏未来,游戏也不是一个娱乐的媒介,而是被人忽略的意义媒介。这一次她想为我们解读,为什么生活在工业社会的现代人需要游戏?
杨柳- 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话题:消费时代电影中的中产神话
她是著名的高校女神,课堂第一排永远被(平时不上课的)男生霸占。
她是国内最先开始研究中国大陆小成本喜剧的学者,在南大文学院广受欢迎。
朱丽丽-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资深粉丝文化研究学者
⭕️话题:粉丝文化 权力的游戏与反转
出版有《数字青年》等专著与教材,研究兴趣集中在媒介文化研究、青年亚文化研究、粉丝文化研究、影视研究等。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粉丝文化,粉丝文化的前世今生是什么?
粉丝文化经历了哪些权力的确认与反转?
粉丝文化如何构建了每个代际的集体记忆和共同情感?
造就:剧院式演讲,发现创造力获取现场门票,敬请点击蓝字“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