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对于山野之人来说,能够入国子监读书,也算是不得了的事情啦!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它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明代永乐、正统年间曾大规模修葺和扩建,清乾隆四十八年又增建“辟雍”一组皇家建筑,形成现在的规制。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
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
各位想想看,在舟车劳顿的从前,要从浙南泰顺山里去京城国子监读书,除了要具备学霸的基本能力之外,家庭条件要很好,当然身体还要杠杠滴,才行。
他们都是那个时候,我们龚家的牛人:
【龚务庠】(1831—1897年),监生,行名懋塾,号凤坡,生道光辛卯三月廿五午时,卒于光绪丁酉十二月初九寅时。
【龚懋年】(1856—1919年),监生,字子庭,号培庵,生咸丰丙辰正月初一卯时,卒于民国己未八月十四酉时,寿六十四。
【龚懋让】(1863—1913年),监生,字志逊,生同治癸亥二月十八寅时,卒于民国癸丑八月初一申时。
我觉得,对俺们这种小宗族来说,没去京城的读书人,也要算,毕竟是秀才嘛!
我有一个QQ号,名曰:上章秀才。曾经还因为这个名字被人取笑过,意思是自命秀才,不要脸。你看,做个秀才容易吗!
【龚立葑】(1848—1882年),邑庠生,行名懋爵,字糜生,一字列五号龙坡,生道光戊申八月十七寅时,卒于光绪壬午二月十六辰时。光绪乙亥科胡瑞澜学政考取入县学第十四名。
庠生: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 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即学校,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时自称庠生、生员等。
可以想象,十八世纪初期到中期的泰顺南山后,一定是书声琅琅,晴耕雨读、日耕夜读,可是,终究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清朝的败退,中国进入了百年劫难,文化也是一蹶不振。
除了在那些老先生身上,还可以感受一点传统的文脉;除了在族谱里看到只字片语,设想祖辈们的书香生活;除了在硕果仅存的一点文物上,触摸文化的温度,可以说,其他什么都没有了……
直到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南山后龚氏宗族读书的气象,算是有点转机了。那个时候,我们每个星期一带着菜咸和米,走过弯弯的山路、越过丰收的田野,去筱村读书,通过读书,走出泰顺,很多人只有用“大学梦”才能兑换人生梦,那个时候的“大学生”就是人生的救命稻草。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越来越贬值,但是对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家庭来说,上大学,还是一条最近的成功之路。行政村搞文化礼堂,我提议开辟乡贤篇、提议展示大学生风采,以期勉励下一代山里人……
龚晓华,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学士
龚晓芳,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龚晓春,大学学历,现任罗阳镇副镇长
龚细成,本科学历,现任温州市旅游联合会副会长、泰顺县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龚其形:上海师范大学文化传播系广告策划
龚其斌:温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士
龚其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研究生
龚薇薇:温州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学士
龚其晓:中国美术学院学士
龚爱宇: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硕士研究生
龚兆康: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获军事学学士、工学学士,副团职,海军中校
龚其官: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工程技术,专科
龚晓慰: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本科学历
龚云柳: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龚国忠:华东师范大学电子商务
龚晓雪: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建筑经济管理
龚其滨: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