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居住习俗,纳西族的风俗习惯简短介绍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07-03 19:56:15

表中(外)祖母梭拉不出嫁,生下扎马两兄妹,扎马未嫁而生下七都四兄妹,阿扎作为梭拉之子,扎马之兄,七都四兄妹的舅舅。

(3)妇女是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在家庭和社会上都享有崇高的地位。一些简单的宗教仪式也由妇女主持,如生孩子、13岁男女孩的“穿裤子”和“穿裙子”,以及过继养女、每年一次的祭仓神、灶神、迁居新屋仪式、点燃一把火等。

纳西族居住习俗,纳西族的风俗习惯简短介绍(5)

穿裙礼 车文龙 摄

(4)按母系继承财产。作为权力象征的钥匙串,由母系管家者掌管,她一旦病倒,已知自己不久于人世,就把钥匙交给长女。女管家处理这方面财产一般十分公平,从来不自己积蓄私房钱;在分食、购置衣物方面也注意面面俱到,人人皆有。

(5)实行母方共居制。母系家庭一般有类似四合院的大院子。房屋皆为木结构建筑,用圆木或方木垒墙,以木板覆顶,称为“木楞房”。一般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畜厩,也有的是平房,畜厩在一旁。

正房对着大门,是每一户的主要建筑,主要由火塘、格帕(上房)、木帕(下房)、都帕(后房)、仓库组成,结构复杂。设火塘的地方也称主房,是一家人炊煮起居的主要地方,火塘周围设木板地铺、房角架高床,也是老年妇女和未成年儿童的固定睡处。火塘旁边分长幼、排座次,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上房一般是老年男子居住的地方。下屋是堆饲料、煮猪食的地方。后房平时堆放杂物,一旦有人死去,则作停尸的场所。正房平面图见下:

纳西族居住习俗,纳西族的风俗习惯简短介绍(6)

正房平面图

厢房楼上隔成2~4间小房,每屋有个小火塘,是青壮年妇女的住所,也是她们接待男阿注的场所。另外一侧厢房有的人家设有经堂,供有佛像,也是住家喇嘛念经的场所。

母系家庭在永宁地区户数中所占的比例:

据1956年统计,在进行调查的335户家庭中,父系家庭为21户,占调查人户的6.25%;母系家庭170户,占50.75%;母系父系并存家庭144户,占43%。

又据1984年调查,547户家庭中,父系家庭有232户,占总户数的42.4%;纯母系家庭有171户,占31.3%;母系父系并存家庭有144户,占总户数的26.3%[7]。

四、多种葬俗并存

纳西族的丧葬习俗,坝区受汉族文化影响大,山区则保留固有传统比较多。老人病危卧床时,村邻亲戚不断前来慰问守候,家中儿女则事先备好“扒巴”礼物,即少许米粒、茶叶和银屑用红纸包好,待老人临终断气时,由女儿将礼物象征性地放入老人口中,由族中长者喃喃念诵:“跟随你的父母而去,跟随你的祖父母而去………”让死者回到祖先故地。这个庄严的仪式叫“飒萨掯”,意为诀别送礼,含有儿女对即将离世的父母一生恩泽的谢忱,至今仍在民间流行。死者入殓之前,父死要有“崇窝”长者到场,母死要有舅父或舅家后人在场,经过洗尸、穿寿衣才能入棺。然后准备追悼开丧,向远亲故友报丧。过去分悬白、开悼、送丧三天,家人穿孝服,近亲戴孝布,灵堂前摆设精致的八个祭碗,吹奏丽江古乐,亲友纷纷前来吊唁磕头,晚上有的要请歌手唱传统的“阿麦达”挽歌,第三天才到坟地送丧埋葬。送丧后第二天家人再次上坟地复丧,然后做“七”,四七要由出嫁姑娘主办,规模一般不大,安个纸做牌位,由家人的近亲敬香献饭即可。三年斋过后,大门可换红对联,丧期才算正式结束。现在丧礼改革从简,只用一天,也很少有人穿孝服了。在广大山区,过去则请东巴祭司主持追悼开丧,执法杖念经,*牛羊献牲,摆神路图画卷,超度死者上“天国”,棺木抬到特定的火化场火化之后,丧事才算结束。纳西族传统上一直是火葬,经过清代改土归流之后,由于官府的一再提倡,城镇、坝区、河谷区才改为棺木土葬,但丽江广大山区及香格里拉三坝、维西山区、宁蒗永宁等地,仍实行火葬之俗。

五、衣食住行

民间百姓住房,在民国时还普遍住“木楞房”,“用圆木纵横相架,层面高至七八尺,即加橼行,覆之以板,石压其上”[8]。在木楞房的正房(祖房)中,有一个高出地面的灶台称为“格古鲁”,神主供其上,中间为火塘,安上大型铁制三脚架,用来烧水、烤火和安锅做饭,会客、用餐和老人就寝均在这个灶台上。这种古老住房,在丽江广大山区及香格里拉三坝和宁蒗永宁还普遍使用,但房子比过去高而且宽敞多了。在城镇、坝区、河谷区与部分山区,则普遍是土木结构的“三坊一照壁”的楼瓦房,经济条件好的还十分讲究,盖瓦用石灰固定,出头地方用特制的有图案的装饰公瓦,墙用土墼砌成,有的四角用砖修饰,四边再糊一层石灰,中间糊红土浆。楼的上层背面隔风火板,留一窗,正面安四扇小窗户,桁梁两端也装厚料风火板,其上角安有装饰图案的“垂鱼”。楼下正中堂屋有传统的雕有各式图案的六扇格门,两边卧房窗户也用雕花豆腐块做成。这样整幢楼房朴实美观,经久耐用,又具有民族地方特色。整个住房院落的传统布局是:西房、北房为正房卧室,厨房一般在漏角,南房作畜圈,东面围照壁,中间天井过去用黄土打筑,大研镇铺鹅卵石加图案,栽培花卉。

纳西族的衣着服饰,以香格里拉白地、宁蒗永宁和丽江坝区为代表,从服饰的不同联系其他文化诸因素的差异可以看出,纳西族历史文化发展中的不同。白地一带妇女,身穿开长口绣边的长褂,又穿百褶长裙,腰系毛织彩带,脚穿云头黑靴,背披白山羊皮,保持传统古风。宁蒗永宁一带妇女,头戴布料大包头,身穿宽襟小褂,下穿长可及地的百褶裙,腰系鲜彩带,朴素美观而大方。丽江一带纳西妇女服饰,从清初改土归流以后,有很大变化,从“毛绳为裙”改为穿裤子,整个服饰更加精致美观:身穿浅色大襟绣边长褂,外加红色氆氇镶有精美七星的羊皮披肩(有的还加日月图案),披肩带上还绣有蜂蝶图案,象征她们披星戴月、如蜂酿蜜的勤劳风貌。金沙江边一带的纳西妇女,还善于养蚕织丝,做成美丽的丝绸带子;上山采来火草纺线,做成洁白的“邦吉卡达”围腰裙。纳西族的男子服饰,城镇和坝区与内地相似,穿长衫,劳作时穿大襟短衣,有的外加羊皮坎肩;直到三坝和宁蒗永宁则受藏族影响,头戴金边皮毡帽,身穿掺丝图案麻布上衣和布料裤子,脚穿藏式统靴或裹绑腿。其他山区过去多穿麻布衣裤,外披羊皮坎肩或披毡。

纳西族习惯一日三餐,早晨爱喝茶,主食以小麦、玉米和大米为主,加工制作成窝头、馒头、粑粑、米饭等花样,山区杂以洋芋(土豆)、荞麦和燕麦,喜欢喝烧酒、泡酒及酥油茶,常吃杂锅烩菜、火锅和大块肉。城镇、坝区与河谷区有相当的烹调技术,各村各寨都有业余的“瓜主”厨师,宴席和红白喜事都用传统的“八大碗”待客,讲究上桌次序:(一)冷荤火腿咸鸭蛋炸粉皮底;(二)炸果栗肉和干果;(三)红烧酥鱼藕片腌菜底;(四)烩丸子、排骨百合底;(五)鸡肉炖木耳豆腐块;(六)酥肉烩青菜底;(七)肉丝煮粉条;(八)红烧大肉块。“八大碗”冷热结合,荤素搭配。色味俱全,油而不腻。

还有传统的著名食品丽江粑粑、鸡豌豆凉粉和丽江窨酒,永宁等地的猪膘(又称琵琶肉)是全猪干腊肉制品,可以久放面不变质。边远地区虽然物质生活条件较差,但也非常好客,民风淳朴,来客可以品尝到浓茶配炒面、荞饼蘸蜂蜜、核桃油煎面饼等美味。如果留宿下来,房主人就会以铜罗锅焖饭、土锅煮腊肉款待。

纳西族地区过去交通闭塞,羊肠小道,全靠步行、人背、马驮,富户和官员才骑马,有巨川大河之阻,撑筏子摆渡,悬溜索过江。在今玉龙塔城的金沙江上,隋代曾架设过一座著名的铁索桥,可惜毁于南诏和吐蕃之战。明代在丽江建有不少大型石拱桥,并制造大木船,在金沙江建立多处渡口。清光绪五年(1879年)在丽江通往永胜的金沙江梓里渡口,架起一座高大的铁索桥(金龙桥),以利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过去与内地、藏族地区及邻近民族之间的交往,全靠铃响山间的马帮,从丽江到省城昆明是18站,到拉萨需要两三个月。

纳西族狩猎方式有埋地弩、下活扣、放猎鹰、狗撵山等,工具有小矛杆、弓箭、火枪等,多集体行猎,也有个人行动,并有“见者有份”之古风。过去捕鱼用独木船(猪槽船)、渔网、渔笼、鱼鹰、叉子、懒钓、集体围罩、戽水捉鱼等工具和方法,鱼类有鲫鱼、面鱼、鲤鱼、江鱼、泥鳅、黄鳝等。

纳西族居住习俗,纳西族的风俗习惯简短介绍(7)

桥上休息的猎鹰者 吴积仁 摄

纳西族居住习俗,纳西族的风俗习惯简短介绍(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