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应在“祛”病耻感,提高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疾病的社会容认度;“立”全面发展目标,明确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任务;“补”家庭教育短板,共同促进家校社协同发力等方面进行有益尝试,着力开拓中国特色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新途径。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途径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指出,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当前,大学生面临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的压力,更易因考试、择业、人际交往等多重社会因素产生情绪问题并出现连带反应,造成“精神亚健康”状态,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高校应探索心理健康工作新途径。
“祛”病耻感——提高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疾病的社会容认度
病耻感(Stigma)是社会学概念,最初由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1963年提出。病耻感指的是个体在常规社会环境中,因自身的行为或言语与大多数人明显不同而体验到歧视时所产生的感受。病耻感涉及对个体的负面评价、排斥和歧视,这种歧视可能基于个体的某些特征或条件。病耻感的存在不仅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患者延误治疗、社交回避、适应力下降、失去工作机会,最终阻碍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
1.营造“祛”病耻感文化氛围,提高对心理疾病的容认度
一是大学生倾向于低估心理问题的潜在影响。据中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疾病观研究成果显示,大学生在面对心理问题时普遍持有一种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并且能够认识到心理问题的成因是多元且复杂的。在对待有心理问题的当事人时,大学生普遍展现出包容和理解的态度,但他们对心理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及其严重性的认识尚显不足。二是大学生可能会采取多种措施来隐藏自己的状况。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通常为集中式的管理,生活在共享空间中,个人隐私受限,且经常处于被动的社交互动状态。由于缺乏私密空间,大学生几乎总是处于可能受到他人关注的环境中。这种环境使得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担心遭受排斥甚至“被退学”,因此他们可能会否认病情、伪装痊愈、减少社交活动、回避集体场合等,以避免引起注意。三是大学生忽视了寻求帮助的重要性。大学生正处于心理问题最高发的青年时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疾病在这一群体中并不罕见。然而,大学生常常认为只有自己处于困境,而忽视了周围同学可能面临同样的问题,他们更关注于“不要被发现”。因此,高校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通过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倡导健康宿舍文化、提供支持和治疗等,提高学生对心理疾病的科学认识和容认度。
2.正视心理健康问题,科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一是引导大学生正视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人类对于疾病带来的苦难往往都会下意识地避而远之,抱有恐惧的情绪。在当代社会中,与疾病共存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疾病并非恐怖之物,而是生命向我们发出的警示。只有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宣传工作,才能使师生及家长对自身的心理健康需求和所需要的社会心理服务有清晰认识,知晓自己是什么问题、该去哪里、向谁求助。二是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各有侧重,不能相互替代。一方面,针对大多数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应侧重预防,重点普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类型和特征、影响心理健康的多层面因素、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不同方法等,目的是让师生及家长认识到自我心理调适和塑造友善环境的同等重要性,了解心理健康的具体需求和可以获得的针对性服务。另一方面,心理疾病科普要让预防、治疗和干预并重,特别是提高就诊率和服药率,鼓励积极求治,呼吁全社会减少歧视,进而降低病患大学生及家属的病耻感。三是向大学生传递真实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心理问题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可以细化为“心理困惑”“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疾病”。绝大多数人的心理问题往往是“心理困惑”,是偶然发生、短暂出现的烦恼,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自然消失,或者通过与亲朋好友沟通交流、做几次心理咨询就能够解决问题;遭遇“心理行为问题”的个体,主要是由一个人的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或者环境因素所导致,比“心理困惑”程度严重,会感受到情绪痛苦和社会功能受影响,往往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只有极少部分人可能罹患“心理疾病”或称“精神障碍”,通常是因为遗传因素或者环境因素的原因导致疾病的发生,如大脑神经递质紊乱等,此时患者的社会功能严重受影响,无法继续正常学习、生活、工作,需要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以“抑郁”为例,普通公众很难区分“抑郁情绪”“抑郁状态”“抑郁症状”和“抑郁症”。“抑郁情绪”指低落、沮丧的情绪状态;“抑郁状态”指抑郁情绪在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具体表现;“抑郁症状”内涵更为丰富,包括生理症状(如失眠)、认知症状(如绝望)、行为症状(如退缩);“抑郁症”则是临床上达到诊断标准、被医生确诊的疾病。“抑郁症”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2019年发布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中抑郁症加权终生患病率为3.4%,这与很多科普文章中抑郁情绪检出率20%以上的数据相去甚远。面向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科普、传递相关概念和数据时更应当准确。
3.培养自主自助能力,持续加强社会系统支持
一是指导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很多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怕被误解和歧视,其实都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虽然自尊和自信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轻易获得改变。但是,并不代表个体不能做出努力。高校可以通过增加大学生对自身兴趣领域的尝试,转移注意力,降低疾病带来的负面偏差;确立可观测的短期目标,降低对未来的焦虑感;运用积极心理团体辅导,让大学生在团体分享和交流中学会接纳自己。二是增强大学生人际支持系统。很多时候,当大学生面临生活和学习困境时,常常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贬低,高校要倡导健康宿舍、班级文化,引导大学生走出自我封闭状态,直面当前的压力环境,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并谈论对于心理问题和疾病的羞耻感,可以是家人、朋友、舍友和同学,也可以是心理咨询师、医生、网友等。通过被倾听和共情,感受到情绪被接纳,都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力量感和面对病耻感的勇气。三是重视对大学生的医校协同支持。保障对因心理疾病休学学生的追踪、支持和返校复学评估工作,随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确保学生心理问题得到充分解决。高校可以与相关专业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以及医疗支持和药物治疗等服务。
“立”全面发展观——明确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任务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主要任务是通过“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强调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这为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工作的方向和思路。
1.“五育并举”促心理健康,树立大学生全面发展观
以德育心是重要途径。它向学生传递正向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是人格塑造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成为具备良好社会属性的人。通过实施一系列德育活动,如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得以培育出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情操、明确的法治观念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德育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与人格健全性,还在心理层面促进了学生心理素养和品质的提升。
以智慧心是关键支撑。它侧重学生的智力开发和知识传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从而正确对待成与败、得与失。智育发展了包括记忆力、分析力、创新力和想象力在内的心理功能,优质的智育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心理潜能,还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心理活动模式,增强心理的适应力和弹性,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和心理特质。
以体强心是重要动能。它强调学生身心和谐,内外一致,用良好运动习惯纾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利于提升抗压能力。学校体育落实“健康第一”理念,不仅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显著的增强作用,还通过培养坚持不懈、团队协作和追求卓越等精神品质,对学生的积极心态和心理品质培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以美润心是重要养分。它提倡学生形成多元的审美意识,在音乐、绘画、舞蹈和书法等各种艺术表达中产生情绪情感共鸣,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并最终能够创造美。美育满足了人们对美的内在追求,激发了积极的审美情绪,通过美的体验和创造,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陶冶情操。
以劳健心是坚实基础。它使学生通过个人努力获得目标感、成就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耐受力和行动力。通过参与劳动实践,学生不仅学会了基本的劳动技能,还培养了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劳动教育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它有助于塑造学生的积极生活态度,锻炼他们的心智,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协调。
2.坚持“三个结合”基本原则,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一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与针对个别学生的防范性教育相结合。根据每年学生心理测评结果进行分类干预,优化心理危机干预程序:对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聘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成长性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沙龙,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对有疑似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和专题讲座,并随时关注其心理状态。对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组织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和学院有胜任力的辅导员开展面谈评估,为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提供转介医院的绿色通道。对有极端倾向的学生,组织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开展面谈评估,逐一排查危机,及时转介疑似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到专业机构接受诊断和治疗。
二是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社会教育的引入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阶段,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结合社会教育,学校可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和职业规划指导,根据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发展。通过参与社会教育活动,大学生也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理解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自我觉察,为成为有用之才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为了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效结合,学校需要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开发更多适合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项目,同时也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家长的理解与配合,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三是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很多大学生是现实压力所导致的心理问题最终演变为心理危机,要重点关注面临学业就业压力、经济困难、情感危机、家庭变故、校园欺凌等风险因素以及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等学习生活环境变化的学生。通过强化应急援助、学生资助、就业指导、优化基础设施和改善生活环境等方式,有效安抚、疏导和干预,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避免大学生心理问题持续恶化。
3.立德树人深化培养目标,建立心理健康“多维并进”工作网
围绕树立大学生全面发展观,高校要从提升对心理健康工作重视度、明确心理健康工作任务、创新心理健康工作模式等方面下功夫。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坚持“全面发展、健康第一、专业建设、协同联动”的四项工作原则,统筹推进“教育教学、预防干预、咨询服务、实践活动、平台保障”的五大工作格局,从点、线、面多维度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完善“五育”与心理健康工作协同机制,推动建立校党委领导、各部门参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小组。二是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充分发掘课程中的“五育”元素,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包括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评估指标,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课程体系。三是着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培育多学科育人思路,优化知识结构,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心理问题评估与辅导,探索建立“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治疗、自助与他助”紧密结合的心理服务模式,打造由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兼职咨询师、医生组成的专业化工作队伍,切实发挥心理服务效能。四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集“资讯查阅、科普宣传、咨询服务、危机处置”功能于一体的心理健康网络平台,推出网络微课、微视频等心理健康科普内容,在宣传中聚焦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形成个性鲜明、内容丰富的特色,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科普需求。最终,在多维度网格化工作体系助推下,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关注和化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协同机制。
“补”家庭教育短板——共促家校社协同发力
**指出家庭是“本”,家教为“术”,家风乃“魂”。家庭作为社会支持系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外部因素,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正向的价值导向和健康的人格塑造土壤。从大量临床经验中发现,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个案中受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困扰的大学生,其人格发展都有不良家庭环境的干扰。因此,稳定的家庭结构、和谐的家教方式、积极的家风氛围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成长环境。
1.破除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制约因素
有多种因素制约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一是教育观念滞后化。长期以来,部分家长仍然停留在传统以成绩为评价标准的教育理念之下,过于重视知识教育,忽视大学生性格、兴趣、爱好及习惯的养成,漠视大学生的感受、体验和需求,同时,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大学生也很难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二是家庭成员工具化。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转变为以利益和互相利用为主时,就可能出现被工具化的现象,特别是对大学生身份的过度利用和自主性剥夺,甚至背负实现父母个人期待的角色和任务,远远超出大学生心理发展承载量,缺乏对人的价值和人格的基本尊重,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缺少情感链接,从而影响大学生情绪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三是情感沟通无效化。很多父母对待大学生常用反驳式、打压式的沟通方式,没有尊重大学生独立人格的意识,很难做到认真地倾听和平等地对话,影响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造成大学生不善思考、性格强势、共情能力弱的人格特征,甚至出现退缩、回避、攻击的行为。四是生活边界无视化。由于家长的边界感不清晰,不尊重大学生的隐私和权利,控制和操纵其发展方向和自由意志,限制了其个性化发展,弱化了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参与度,造成大学生长期情绪压抑,或在心理和行为上过度依赖父母,无法独立应对和处理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和突发情境。由此,理应重视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发挥家庭对大学生的情感支持、行为养成、道德培养等方面的天然优势。
2.坚持“多方联动、资源整合”的家社共建思路
全社会、全员通力合作,挖掘政策、经济、教育资源,整合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社区和医院,形成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网络,创新家庭教育机制,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完善家庭教育方式,强化家庭教育技巧,营造和谐的家庭育人氛围和良好的宏观环境。社会媒体应大力宣传优秀家庭教育观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人才观、成长观,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讲解党和政府关于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尊重大学生成长规律,鼓励家长积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相关教育理论,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建立家庭教育互助社会团体,鼓励和支持群众性组织的发展,发挥家庭系统视角下家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但可以促使家庭之间相互借鉴成功经验,也能有效缓解心理援助资源短缺的问题,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3.构建“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的家校协同模式
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搭建双向沟通机制,形成双向传递和反馈的机制,教师不仅要向家长分享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计划和制度,还要向家长及时传达大学生在学校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双向沟通机制有助于家长更好地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方法,同时也让学校能够及时了解家庭教育的情况和需求,通过建立在线沟通平台或使用社交媒体工具,使家校沟通更加便捷、高效,突破了家长与学校的时空距离。学校应充分利用学工体系,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干预的胜任力,向家长定制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服务包,比如科普视频、指导手册等,或定期组织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调动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家校互动的有效性,在遇到大学生突发心理危机时双方密切配合,共同帮助大学生度过困难期。同时,应细化家校合作制度,强化双方责任意识,规范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家庭和谐氛围与学校育人目标协同发力,共促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4.营造“相互尊重、共同成长”的家教互通氛围
家长应加强家风家教建设,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学会正向的教养方式,尊重大学生隐私,增进亲子关系,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和生活习惯,关注其行为和情绪变化,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正确引导,积极营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家长应重视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通过多渠道提升教育观念和心理健康知识储备,做到自我心理赋能,掌握情绪调适技能,不断完善人格发展水平。家长应注意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重视寻求心理援助,配合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在生活中给予关心和鼓励,帮助大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充沛饱满的心理状态。
【作者王占仁:西北师范大学校长】
(原载2024年第9期《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王占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