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为什么要“去中国化”,我们为什么要提“国内大循环”?》中提到了介于美国和西方要“去中国化”,人家主动不跟我们玩了,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我们才提了“经济内循环”,但是,你别忘记了,想不想提是一回事,能不能做成又是另外一回事。想不想是说你有没有这个意识和这个愿望,而能不能是说你提了能不能做到,而提了还能做到,是需要条件配合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有没有众多的人口,广阔的腹地,丰富的资源和庞大的市场,这4个条件一个不满足你都可能搞不定,完成不了“内循环的”理想。而这4个条件也是成为“世界工厂”的共同基础条件,这也正是我在《产业转移,越南能成为世界工厂吗?不能》的基本判定依据。
我们从小的地理课本上一提到中国,往往会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当时觉得这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当我们长大开始走入茫茫人海中,参与这个社会和世界的时候才发现,这还真不是一句空话。
数据就不普及了中国的国土面积人口省份等中国人几乎耳熟能详,就单说两件事。
其一,甘肃的河西走廊,你知道有多长吗?其东西长1000公里,宽200公里。1000公里什么概念,我从浙江金华出发回陕西汉中老家,也就1600公里,我开车需要两天时间,第一天到武汉休息一夜,第二天下午的黄昏也才能回到家里。这要是放在西方或者欧洲,一天都可以跑几个国家,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地大,何况这也仅仅只是中国的一个省份的情况。我们一市抵一国的情况放在世界上也有大把;
其二,我们这个国家,维度也不不同,风光也不同,矿产资源等全部不同,在一个高度分工协调的工业社会里,为内循环就提供了各种可能性。很多关注经济的同学一提到四川,就觉得四川就是吃政府财政转移的,在这方面也多有微词,总觉得四川是占了很多经济强省尤其是财政上缴大省的便宜,但殊不知,我们用到的电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四川,资料显示,四川有3962座水电站,可以给3亿人供电,但是2022年的这个夏天,四川竟然缺电了,不是说人家没电用,供不上自己,一方面是干旱导致,另一方面是电被外调了,虽然外调也是出钱的,但是价格依然便宜(这让我想到了疫情期间的保供制,总有个别人觉得为何是保供而不是赠送是一个道理)。
与此同时,作为经济强省的浙江也是缺电了,其它我在浙江我知道,浙江年年都缺电,至少我记忆中就是这样。新闻报道显示截至7月底,浙江今年累计接受外来电力1089亿千瓦时,突破1000亿大关。而这么缺电,电来自于哪里呢?一方面是自己发电,但这远远不够,为了保障电力能源的安全供给,浙江积极探索电力置换互济。8月9日15时30分来自安徽的50万千瓦电力通过华东电网送到浙江。而7月17日,浙江同重庆实施三峡和溪洛渡间电力置换互济,促成输渝三峡电力转输浙江全额消纳,最大增加浙江受入电力20万千瓦。浙江还通过周交易方式增加中长期电力供给,落实每天高峰时段福建增送浙江50万千瓦电力供应。总结来看,在缺电高峰期,浙江的电来自于安徽,重庆,四川,福建4个省份,如果不是这4个省份给你挤出人家的份额,经济再强再能打也得熄火。
上面提到的还只是电的问题,所谓水电煤气,财政,工业,粮食等,各位可以自行检索,看看自己所在省份的自给自足率到底如何?看自己长处的时候也该看看自己的短处,看看发展的不平衡,就明白为什么我们依然可以提经济内循环。因为我们兄弟众多,禀赋各异,这就为经济内循环提供了最基础的循环逻辑。试想大家都一样了,你有的他也有,你能做他也能做,那还循环个毛线?反观一下其它国家,尤其是哪些所谓的大国,哪个国家有这样的资源,有这样的兄弟省份,关键还是政令畅通,同文同宗同种的国家,恐怕不多吧!而且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像水电煤气这样的内循环本就是制度经济的或者说计划经济的一部分,而最大的经济内循环依旧是投资和消费,既传统的大基建大项目,做经济驱动的内核并带动民众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