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许多家长都会尝试给孩子立规矩,但想要立好规矩却并不容易。那么,如何立规矩才能既有效又不限制孩子发展呢?
今天,老岳就结合孩子能力与心理发展特点,跟大家聊聊“立规矩”这件事!
孩子多大可以开始立规矩?
很多家长给孩子立规矩难,就是因为没有抓住最好的时机,总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再教也一样。结果孩子从小缺乏规矩的约束,养成了各种坏习惯,缺乏规则意识和秩序感,再想立规矩,阻力便会更大。
所以,不想孩子以后越来越难管,立规矩一定要趁早。
在孩子1~2岁,自我意识逐渐萌芽,也能够听懂大人话了,我们就可以给孩子建立一些适当的规矩。
此外,3-6岁是孩子规则意识和早期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6岁前又被称为“潮湿的水泥期”,孩子可塑性最强,愿意听家长话,规矩的执行效果更好。我们也应重点抓住这一阶段,给孩子立好相关规矩。
否则,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自我意识越来越强,配合度也会下降。
如何拿捏好规矩与限制的分寸?
许多家长为了保护孩子,会对孩子提出许多规矩和要求,最终反倒限制了孩子的能力发展,造成孩子感统失调。
因此,我们在给孩子立规矩时一定要把握好度,避免过度保护和限制。
建议家长们,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别怕脏、别怕乱、也别怕孩子磕碰摔倒,尊重孩子爱探索的天性,放手让他们去摸爬滚打,尽可能地给孩子丰富多样的刺激。
这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感统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不同阶段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2岁以前,重在安全规则
①不触碰危险的东西,比如不摸带电的插线板,不玩容易烫伤的东西,如热水壶、煤气灶等等。
②不做伤害别人的举动,比如不打人、踢人、咬人。如果宝宝出现类似行为,大人需要及时制止。
③在马路或外面,不要冲到马路或乱跑,不要在水池、河边玩耍,不在楼梯扶梯上打闹。
2岁到3岁半,重在生活规则
①吃饭的好习惯。不能玩食物,自己吃饭不让大人喂饭,吃饭时不跑来跑去。
②生活自理的好习惯。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收拾玩具,上幼儿园前学会自己大小便。
③其他日常礼貌行为。不在公众场合大吵大闹,别人说话时不随意打断,接受帮助或礼物时说谢谢等。
3岁半到6岁,重在社交规则
①跟小朋友友好相处。未经同意,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不欺负、嘲笑小朋友。
②集体秩序。在幼儿园吃饭或游戏要排队,玩玩具要轮流玩,玩完玩具要收起来,上完厕所要冲水等等。
③道德品质。不撒谎,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对人不要大吼大叫等等。
这样给孩子立规矩
他们更容易接受
“立规矩”虽然是件严肃的事情,但并不意味着只能靠命令的方式来完成,相反,家长更需要注意技巧,才能让规矩立得有效。
分享大家四个立规矩的要点,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我们立下的规矩。
1、以身作则。身教大于言传,想要孩子遵守规矩,自己要先做好榜样。
2、统一战线。给孩子立规矩时,家里所有人态度要一致,即便有分歧也不要当着孩子面争执,私下处理。
3、合理可行。给孩子制定的行为规范和目标,应该由小到大、由易到难。不要一下子就要求孩子做到最好,而是一步一步引导他做得更好。
4、坚定执行。当孩子破坏规矩时,既要温和地告诉他具体哪里做错了,也要坚定地要求他改正过来,必要时可用适当的惩罚作为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