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一些年轻人把松鼠症和恋物癖混为一谈
据了解,人们日常的收集行为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收集,比如说把需要报销的票据收集起来,把可以回收的旧报纸、塑料瓶收集起来;第二类是收藏,比如集邮、集币爱好者出于个人兴趣进行收藏,出于保留和特殊意义对别人赠与的礼物、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物品进行收集;第三类是保留,比如说生活物品、衣服等,保留者认为他们还有一些用处故而不扔;第四类则叫做囤积了,囤积的动机包括以上的三部分,但更多的还是一些盲目性,即目的并不十分明确,如果太过严重的话,就变成了我们口中的“囤积症”。
此外,张轶提醒,现在网上不少年轻人喜欢把“囤积症”和“恋物癖”混为一谈,认为“舍不得扔”就是“恋物癖”,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说法。
她表示,在心理学上,恋物癖是性偏好障碍的一种,即以某些异性使用的物体或性器官以外的人体部位作为爱欲对象,把该物体或部位作为性刺激的重要来源或获得性满足的基本条件,和所谓的“松鼠症”没有半点关系。
♢♢♢
“想要不能要”的心理在作祟
实际上,无论是“购物狂”还是“网络下载爱好者”,现实生活中有这种囤积症表现的人其实并不算少。张轶认为,囤积行为的出现,更多的是个人内在心理困扰的一种反映和表现。比较严重的“患者”,则往往和个人的内心匮乏感、紧张感等感受有关。
▲人们之所以有囤积的行为,与人脑的生理特点有密切的关系。(图片来自网络)
尹文钢则认为,心理创伤和成长环境影响的理论有一定道理,但他只适用于个别极端的案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种囤积行为其实和人脑的生理结构有一定的关系。就如同陈奕迅歌中唱的:“得不到的永远在*动”,人们之所以会有囤积的行为,其实正是这种“想要不能要”的意识在作祟。
尹文刚解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不完全属于”状态其实是普通人最担心和看重的,因为这时候人和事与自己的关系就是“是你又不是你”的,比如说双十一购物,价格很便宜,虽然不一定有用,但是不买的话就不再有优惠,相当于失去,因此人们往往选择购买。但是,人一旦真正拥有以后却又变得不在乎,因为“不完全属于”的状态已经发生了改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囤积的行为。
▲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对“避害”的考虑远大于对“趋利”的考虑。(图片来自网络)
“没得到之前人在用右半边大脑思考,是不够理性的,至少两倍强烈于理性的思考,但真正得到以后就变为了左半边大脑,进行相对理性的思考,才发现并非自己真正所需”尹文刚强调,人脑左右分工的区别导致了大部分人或多或少有囤积的习惯。
♢♢♢
金字塔治疗法缓解“病痛”
“松鼠症”要怎么治疗?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DavidMataix-Cols教授曾指出,囤积症患者往往在单身人群中更常见,孤单状态带来的不安使人们更容易产生囤积*,因此他建议囤积症患者应该多交朋友、多与人交流,或者开始同居和婚姻生活。找个对象就能缓解松鼠症?这样的说法其实太绝对。
而尹文刚认为,囤积症难以真正根治,极端行为可以使用精神分析法治疗消除不安全感,普通行为甚至不必纠正。张轶也认为,治疗拖延症与其他疾病不同,无需“对症下药”,更重要的是找出形成疾病的深层次心理原因,再针对进行心理辅导治疗。
▲囤积行为主要分为物理囤积与信息囤积两种。其中信息囤积就是不断的囤积数字化的内容,比如下载保存很多软件、音乐、影视和图片。除此之外,也有动物囤积症。一个真实案例就是重庆的爱狗人士杨玉华,曾收养了600多只狗猫。
此前,日本学者山下英子曾提出“断、舍、离”三原则,来帮助人们能脱离对物品的迷恋,既“不买、舍弃、处理”,让自己时刻身处在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当中,但这样一刀切的方法其实很难被人们所接受,或者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