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汛期的当下,我们可能会遭遇到短时间内的强降雨或连续性降雨等恶劣天气。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份5分钟安全防护指南,供大家参考。
我们要理解一个概念,就是城市内涝。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者连续性降水超过了城市的排水能力,使得城市内部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城市的低洼地带。
那么,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城市内涝呢?地势较低的地方是内涝的高发区。
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我们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在内涝时应该注意什么。
步行时,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建议乘坐公交车,并注意路况信息,避开积水和交通不畅地区。
同时,要注意路边防汛安全警示标志,尽量贴近建筑物,不要靠近有漩涡的地方,防止跌入缺失井盖的水井、地坑等危险区域。
行走时也要尽量避开灯杆、电线杆、变压器、电力线、铁栏杆及附近的树木等有可能连电的物体;如果发现有电线落入水中,必须绕行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当遇到大暴雨时,最好找遮蔽处避雨,并及时撤离到楼内,且尽量往高楼层上避险。
如果附近无高楼,不要在涵洞、立交桥低洼区、地下通道等地势较低的地方。
对于开车的人来说,最好把车停在比较安全的地方,尽量停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尽量不要在车里避雨。
开车通过有积水的道路时,如果不熟悉路况,应密切关注防汛警示标志,切忌冒险涉水,水深未知路段应下车探索或绕行,不可盲目强制通行。
要先观察水的深度,如果漫过车轴就不要行驶了。
再观察其他同类型车辆能否顺利通过,再决定是否继续行驶。
涉水时要打开大灯和双闪灯,在进入漫水区前,要注意与前面车辆保持较大车距,以防涌浪及带起的水花进入发动机,造成车辆熄火。
车辆最好沿着前车走过的路线行驶,以免水中遇到障碍。
深水行车要稳住油门,低档低速匀速过水,一气通过,中途尽量不要停车、不要换挡、也不要急转弯。
在家中,我们应该常备一些内涝防范用品,如哨子、手电筒、救生衣和救生圈等。
这些都是防止溺水的保护工具。
而在车内,我们也需要准备一些应对内涝的工具,如哨子、手电筒、救生衣或救生圈;应急锤和五金工具箱可以帮助我们在车辆溺水时打开车门逃生。
车窗玻璃边缘和角落是容易破碎的位置,当遭遇车辆溺水时可以尝试敲击这些部位。
遇到内涝,我们需要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防范局地短时强降水引发的城市内涝及地质灾害;防范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高温时段注意防暑防晒,避免户外作业。
请大家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合理安排生活及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