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儿子求你们,放弃治疗吧!”
这句话从一位儿子的口中说出,对父母来说是何其的残忍!2019年5月7日,29岁的张迪告别了深爱他的父母,离开了人世。
张迪是不折不扣的学霸,小学和初中读书的时候,学习成绩从来没有下过班级前五名,后来考入了东北大学,本科毕业后又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看起来一帆风顺的人生,却被癌症打断了。
一、交大学霸患癌去世,临终前决定捐献遗体1、隐藏致命危险的“皮肤病”
2018年3月,张迪顺利地从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在2018年7月底,刚在上海某研究院工作两个月的张迪,发现身上有很多出血点。一开始他以为得了皮肤病,于是去医院检查。
医生建议他抽血检查,根据验血结果初步判断为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发病急,病程短,若不接受治疗,患者平均生存期可能只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
很快,张迪就出现高烧不退、口腔出血的症状。随着病情快速恶化,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他不得不通知了父母。
2、化疗、骨髓移植,顽强求生
“需要我做什么都行,只要能救他命就行。”这是张迪父母知道病情后的第一想法,并把张迪带回老家沈阳治疗,在2018年8月张迪开始了为期4个月的化疗,父亲也为他进行配型,随后张迪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
3、复发无药可用,恳求父母放弃治疗
不幸的是,在移植三个月后张迪的病情复发,到了无药可用的地步,几乎所有的化疗药物都不起作用,即使二次移植也仅仅能延长6~9个月的生命,无法完全治愈张迪每天只能躺在病床上靠呼吸机维生,看着自己的皮肤慢慢溃烂......
“这种没有意识地生存,对我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张迪恳求父母放弃继续为自己治疗,自己不想要低质量的生存,在最后的日子希望能够和家人、朋友到处转转,平静地离开人世。
最终,张迪选择将遗体捐献,他认为人死后留下骨灰毫无意义,不如做一件有贡献的事,想让医生研究自己的身体,让别人有更多活下来的可能。
为了不让年迈的奶奶因自己离世伤心,张迪还骗奶奶自己去国外留学。2019年5月7日,张迪病情恶化离世,年仅29岁,给世界留下了一位无私的大体老师。
二、续写生命之光,你了解遗体捐献吗?有的人在面对死亡时,会选择用遗体捐献的方式来续写生命之光。遗体捐献是指自然人在身故后将遗体部分或全部捐献用于医学科研、医学教学的一种行为。
然而,大多数国民对遗体捐献并不了解,甚至感到抵触。根据2020年《医药卫生科技类期刊》的文章数据显示,近30年以来,遗体捐献率只有4%~20%。以至于大多数教学活动和科研因缺少人体标本而陷入困难之中。
遗体捐献的意义对人类来说是巨大的,我国著名的肺科专家吴绍青教授提到:“参加一次遗体解剖,胜过看一百个病人。”在医科大学,遗体解剖被列为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这是因为只有在接近真实的人体上进行模拟手术训练,才能够丰富和掌握人体的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提升医学水平。
三、为什么有些人宁愿火化,都不愿意捐献遗体?其实遗体捐献的门槛很低,首先遗体捐献要遵循自愿和无偿的原则;其次,捐献遗体的应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如果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需要在征得监护人的书面同意后再捐献遗体。一般只有两种特殊情况不适合遗体捐献,分别为国家规定的“甲、乙类”传染病患者的遗体以及非正常死亡者的遗体。
为什么我国遗体捐献的数量偏少呢?对此,南都NDX实验室进行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35.9%的人担心遗体无法得到合理妥善的使用,29.5%的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传统观念太强大。
四、捐献出的遗体,真的会遭受“虐待”、丢弃吗?在接受遗体后,根据教学科研的需要,会先对遗体进行防腐固定处理后入库,在根据教学进度来提取使用,对于价值比较大的遗体会长期进行保留,比如内脏跟正常人相反的镜面人等。
遗体在使用结束后会送去火化,在火化之前会缝合好。遗体从接收到结束,整个过程大约需要4~5年的时间,在使用过程中并不会出现不尊重遗体的现象。此外,遗体火化后的骨灰最终由殡葬部门进行符合环保要求深埋处理,家属也可以去领取,部分地区还会送进专门的遗体捐献者的陵园,立碑纪念。
癌症无情,人间有情,遗体捐献能让生命的价值得到升华,为人类医学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参与到遗体捐献的行列。如果有那么一天,你愿意自己或者家人参与遗体捐献吗?
参考资料:
[1]《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简介》.山西省灵丘县红十字会.2020-01-09
[2]《遗体捐献意义何在?88岁的老记者告诉你!》.中国红十字报.2017-08-02
[3]《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流程》.北京市红十字会.2022-03-28
[4]《北京遗体捐献17年 多重困境待解》.新京报.2016-04-0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