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剩饭”这句话或许是所有中国父母给孩子上的第一堂道德课。然而,人们将它淡忘了。目前,从田间到餐桌,中国每年的粮食损失和浪费总计达350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6%。据粮农组织估算,这些粮食可以养活非洲五分之一的营养不良人口。在餐饮业的消费端,浪费现象尤为严重:每顿饭约有12%的食物最终被倒入垃圾桶,宴会的粮食浪费率可高达38%。
中国**曾数次批评餐饮浪费现象,近期,他从战略高度审视这个问题,并强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
2019年10月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指出,中国大米、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的产量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进口粮食主要是其他谷物和豆类,例如大豆。但是,粮食产需依然处于紧平衡的状态。此外,中国的耕地资源非常有限,得用占全球7%的耕地面积养活占全球20%的人口。
这些条件在短期内难以改善,加之全球新冠疫情、中国洪灾、世界多个地区的蝗灾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所带来的经济形势挑战,使得粮食供应不确定性增加。在此背景下,浪费粮食显得更加刺眼,敲响粮食安全的警钟尤为重要。
除了粮食安全问题,遏制食物浪费同样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强调,要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同时,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 近年来,法国、意大利等国相继出台法案遏制粮食浪费,相关立法实践可为中国提供良好借鉴。
食物浪费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据粮农组织估算,全球每年浪费13亿吨粮食,占世界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2020年9月29日将是第一个国际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宣传日,中国当前的号召和行动及时有效,正是对联合国设立这一主题的呼应。(撰稿人:乔东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