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历史连载544-中国移动之飞信Fetion和飞聊的那些事
161移动聊天-飞信Femoo-飞信Fetion的诞生故事:
- 1999年:腾讯推出QICQ。
- 2001年2月:北京移动签约腾讯,成为第九家开通“移动QQ”业务的分公司。用户每月只需付出5元,便可在与移动用户免费度互发短信,或通过电脑向手机免费发短信。“移动QQ”又名M161“161移动聊天”
- 2004年6月:中国移动委托北京移动牵头进行IM即时通讯的试点,与微软合作,成立中国移动聊天WAP项目组。浙江已成为中国移动开展“综合即时通”的试验田,这项业务后来又逐步扩展到了广东等其他省份。
- 2004年12月:中国移动和腾讯的“161移动聊天”技术合作到期,照顾移动没再续签,单独运营“161移动聊天”。
- 中国移动进军即时通信前请麦肯锡做过报告:一是收购一个。当时腾讯估值150亿,收购洽谈时据称要价300亿,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特意考察腾信总部,最后嫌贵没买;二是自己造一个。
- 2005年:北京移动承接飞信的运行平台、软件开发等工作。北京移动与易通无线公司合作推出了飞信。易通无线负责人张志浩,曾是腾讯北京分公司的负责人,微软MSN的前中国区负责人罗川也参与飞信项目。
- 2006年1月:
- 2006年无线数据和增值业务工作会议:中国移动副总裁鲁向东表示,IM是中国移动2006年的工作重点,IM工作的整体目标是打造移动综合的IM品牌,做移动综合IM领域的NO.1。
- 2006年:“161移动聊天”累计注册用户500多万。
- 2006年6月:中国移动发布停止与各类IM的SP服务合作通告。通告称,从6月1日起,各梦网业务线(短信、彩信、WAP等)中不再新增聊天社区类梦网业务,而现存聊天社区类梦网业务也不再与此类业务开展任何形式的营销合作。对于现有IM业务,最后时限是今年12月31日。
- 2006年7月底:中国移动发布“移动IM飞信Femoo”公测版-飞信1.00.120Femoo。中国移动表示不会垄断即时通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