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家休息写道:今天在客厅沙发安静地读完了一本最新的小说。
很风雅吧,后半句偏偏是在厨房给一只鸡做了按摩,做的电饭锅蒸鸡。半雅半俗搭配得恰到好处。
他热爱生活,人很阳光,一个人活得欣欣向荣,风雅又小资,积极又向上,又宁静淡泊。
北京的春天来了,他拿韩愈的诗: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然后悠载悠载和大家一起云欣赏故宫春色。
有时,他也会在节日或父亲的忌日、清明等日子里,流露出淡淡的清愁。
那天可能是他父亲的忌日。
他写道:异地求学工作,每次回家还在车上,爸爸就会来短信问:到哪儿了,等你吃饭。多年后,才懂得原来有人等你,才是这一生值得炫耀的事。
大三的时候,父亲得了绝症,他把父亲接到北京治疗,边读书边在外面接活干,为了给父亲赚点医疗费。可最后,父亲还是走了。
今年春节他把母亲接到北京,直到疫情缓和了才送母亲回老家。
我偶尔会去他的朋友圈,读他各种碎片文字。
早春,皇城半面红墙,墙头上是才抽芽的垂柳。他写道:下雨了,此时北京一半张扬的惊艳,一半低调的静谧。我知道佛讲究空,讲究放下,但是在佛前,我还是没忍住说出许多的贪念。
贪念和执念,芸芸众生皆有。世事浮云,禅心空寂,能做出潇洒出尘的又寥寥无几。
有时他也会很沧桑地写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不远处的ba wang xi fa shui和保温杯里的枸杞。
不知道的会认为这绝对是中年男人的标配人生。
而他不过奔三的所岁。
他的美食和他的文字一样小资,令人胃口大开。其实,去看他的美食,是想从美食背后,多学点他对生活的热爱。
他的金花汤鸡配文:对于吃货来说,每天有好吃的东西,生活就不会单调到哪儿去。
于生活中的乐趣,有时候得靠自己去寻找或者去创造。只要有心,单调的日子也会过成诗。
做个玉米排骨汤,还有锡纸牛肉,红烧排骨。很漂亮,色香味俱全,看着很奢侈,更小资,他却非要忆苦思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