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送礼就是亘古不变的人们对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办法。
我们耳熟能详的“礼尚往来,往而不来则勿”,外加上“投桃报李”这些送礼方面的常用成语就已经足以说明送礼的这种行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但是送礼并不是见人就送,见什么送什么的,这其中就有一套完整的原则。
一方面这和人们对于送礼本身的认真态度有关,另一方面这也是古人对于送礼的一种屏障,后聊有些东西是不能乱送的。
“送礼四不送,送了人财空”又指的是什么呢?
古时候对于鲜花有着非常复杂的看法,这种植物既可以用来观赏也可以用来做药用。
所以鲜花在古人的眼中和生活是非常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在南北朝时期,鲜花就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那时人们在三月桃花盛开的节日中会有春游赏花以及拜会的习俗。
这种习俗不仅只流行于南北朝时期,此后的唐宋时期也非常盛行,并且这样赏花拜见的活动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盛大和隆重。
到了元朝时期,人们连赏花都要讲究起来,孟汉二族对待鲜花的时候就会因为人们的身份地位不同而对所选用的鲜花进行差异化选择。
比如说孟族在婚丧方面敬重汉族,在丧礼上会选菊花来进行祭奠,在婚礼上则会用桃花来祝贺新人喜结良缘。
虽然不同种类的鲜花在现代人的眼中并不存在什么特殊的含义,但唯独菊花这种存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都具有比较阴暗的含义,更何况还有古人的文化积淀。
古代人眼中的菊花多开于深秋,并且在寒风劲吹、环境恶劣的时候仍然能够傲然挺立,这代表着傲骨和同气。
所以古人统将具有这种品质的人称之为“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