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你见过生长在河面上的水稻吗?近日,在平湖农开区(广陈镇)龙兴村叶家浜河面上,出现了一块块栽种在水面上的“漂浮稻田”,水稻根部区域是一块块绿色的悬浮秧盘,每个盘面上有圆形孔洞,水稻就生长在悬浮秧盘上。
“‘漂浮稻田’是在浮岛上进行的水稻种植,是一种新型水稻种植模式,不仅可以扩大粮食的种植面积,还能起到净化水体水质的作用,助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平湖农开区(广陈镇)生态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了进一步探索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新技术、新模式,平湖农开区(广陈镇)因地制宜在龙兴村叶家浜试点推广“漂浮稻田”,利用浮岛种植具有净化水质能力的特种水稻。
据了解,“漂浮稻田”种植简便,种植浮岛采用广陈镇沐璟生态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生态界面材料,具有适宜的孔隙、疏松度和通气性等形态结构,将水稻种植在浮岛上,不需要进行犁耙田、灌排水、中耕除草等作业。水面种稻光照和通气条件好,种植密度可比稻田种稻大,病虫害相对减少,而且浮岛的多孔基质层具有吸附水中氨氮和可溶性磷的作用,可主动积聚水中的营养物质,为水稻生长提供营养物质。
那么“漂浮稻田”是如何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呢?据平湖农开区(广陈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浮岛的多孔基质层能够提高系统的反硝化过程,减少水中硝酸盐氮的累积,还能促进大气复氧作用,增加水体溶解氧密度,提高水体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促进氮循环细菌活动。同时,水稻根系截留的有机污染物可扩大好氧菌等微生物分布,水稻的存在大大促进了水体中的反硝化过程,利用“生物共生机制”原理协同作用,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最佳效果。
“漂浮稻田”种植模式不仅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也发挥了治污的作用,通过种植水稻,氮、磷等水体富余营养元素被充分吸收净化,水体由“肥”变“清”,真正实现了生态化循环利用新模式。(图片由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镇)提供)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