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午餐肉罐头,经反复调整角度后,记者才隐约看到罐底印有生产日期。
“好多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字特别小,还净是颜色和包装差不多的。”在刘阿姨看来,想要认清生产日期并不算容易。
记者走访发现,食用油、酱油、醋等商品,很多都是透明包装上印着透明的生产日期。一些瓶装饮料也有类似情况。以一家生活超市出售的瓶装拿铁为例,瓶盖上印着生产日期,但由于棕色瓶盖上分布着螺纹,黑色的文字很难看清。
此外,有些商品的生产日期也因印在图案、文字上而难以辨认。例如,一款桔子罐头的保质期截止日期刚好压在图案上,很难看得清。
不牢固
不到一分钟 字被擦干净
除了太难找、看不清以外,部分预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还存在易除抹、易脱落的问题。
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主要有激光打印、喷码打印和钢印三种标注方式。相比之下,激光打印和钢印的生产日期通常较为牢固,而喷墨打印的生产日期则可能“一擦就掉”。
以一款袋装方便面为例,记者尝试用普通酒精湿巾对塑料包装袋上喷墨打印的生产日期和批号进行擦除。结果,不到一分钟,两行黑字就被擦得一干二净。
方便面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可以用酒精湿巾擦掉
此前,江苏省消保委曾开展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问题调查。结果发现,生产日期易除抹、易脱落的现象在各品类预包装食品上均不同程度存在。
在易除抹问题上,部分预包装食品采用喷墨技术打印生产日期,但喷墨载体相对光滑,未经特殊处理,油墨很容易就被擦掉。在易脱落问题上,某些预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打印在食品包装外包裹的一层透明塑料薄膜上,而薄膜一撕就掉;某些塑料瓶装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打印在瓶盖上,但瓶盖与瓶体未有任何固定措施,瓶盖轻轻旋转即脱落。
一款瓶装拿铁瓶盖上印着生产日期,但由于棕色瓶盖上分布着螺纹,黑色的文字很难看清。
一旦生产日期易除抹、易脱落,就可能为不法分子篡改生产日期留下可乘之机,而这将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记者调查发现,打印生产日期的成本并不高。在电商平台上,有商家专门售卖打码机,仅仅三四十元就能买到包括机器、油墨、墨盒等在内的整套装备。
在商品详情页面,商家展示出打码器在塑料包装袋、塑料瓶盖、玻璃瓶体等不同材质上的打码效果。当记者问到是否能擦掉重印时,客服称“可以使用漆料、洗甲水、香蕉水、喷码机清洗剂等擦掉。”
盼规范
标签怎么印 最好严监管
“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的标签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不仅涉及到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保护,也涉及到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权的保护。尤其是老年消费者,他们的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
陈音江介绍,《食品安全法》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有关法律和标准都对食品日期标签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食品安全法》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内容。《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明确规定,应清晰标示预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如日期标示采用“见包装物某部位”的形式,应标示所在包装物的具体部位。日期标示不得另外加贴、补印或篡改等。
陈音江建议,食品企业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同时,他也呼吁有关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引导督促食品企业诚信守法经营,依法依规标注食品日期信息。
此外,记者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药品包装应当按照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标签、说明书中的文字应当清晰,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事项应当显著标注,容易辨识。《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第六条也明确规定,药品说明书和标签中的文字应当清晰易辨,不得有印字脱落或者黏贴不牢等现象,不得以黏贴、剪切、涂改等方式进行修改或者补充。
“药品标签绝对不只是一个形式,而是应该指导消费者如何正确使用。”陈音江认为,对于生产日期、注意事项等与消费者有重要利害关系的信息,可以同时在药品内外包装都以显著方式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