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堆成小山,经过湿法工艺浸酸、萃取、结晶等工序后,形成氯化钴、碳酸锂、硫酸镍等有价金属产品,作为上游原料又循环“返回”锂电池产品制作中……近日,笔者在大龙开发区贵州长虹鹏程新材料有限公司看到,该公司废旧锂电池“再生利用”工艺让电池废料摇身一变成为制作锂电池的黄金原料。
今年的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延链强链补链,壮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长虹鹏程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再生利用”技术,每月可消耗废旧锂电池“库存”2200吨,制成1320吨电池粉,再从中提取出600吨钴镍锂产品,作为原料供应给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商,形成锂电池制作“废料——产品——原料”的生产闭环。
“去年行情好,我们通过回收废旧锂电池,卖了3个多亿的镍钴锰锂产品!”说起去年变废为宝的“战绩”,公司综合部部长鄢坤激动地说:“最畅销的要数碳酸锂,一车30吨装能卖1400万元!”
废旧电池如何变废为宝?电池来源和产品销路在何方?如此“战绩”又是从何而来?笔者跟随鄢坤深入长虹鹏程新材料产业园,一一解开心中的疑惑。
走进生产车间,工人正将一捧捧黑色粉末与硫酸倒入投料机,随后一阵轰鸣,通过化学放电,黑色粉末“融入”硫酸中形成液态制品。“黑色粉末是废旧锂电池中提取出的电池粉,通过你眼前的浸出工序,将电池粉与硫酸混合浸出,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鄢坤介绍,浸出、萃取、结晶是废料“再生利用”成原料的3个必经步骤。
据介绍,该公司收购一吨废旧锂电池的单价为3万至6万元,经过“再生利用”的产品可创造超10万元的产值。这不仅引发了笔者对其生产原料及销路的好奇。
四川长虹格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营新材料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研发、制造和销售的企业,2021年通过并购大龙经开区的贵州鹏程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了贵州长虹鹏程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总部公司电池回收利用业务。
“我们作为子公司,在大龙投资主要看中了这里的锂电池产业集群,同时想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给当地的锂电池产业强链补链。”公司市场总监龚海涛介绍,企业去年凭借“再生利用”技术优势,入选国家工信部废旧电池利用“白名单”。
“我们公司属于集团公司的再生利用板块,而兄弟公司江西格润新材料公司专营废旧锂电池回收,可满足我们近一半的废旧锂电池需求,原料在手,心里不愁。”龚海涛介绍,国内镍、钴等资源稀缺,大多需要从国外进口,因此公司生产的氯化钴、碳酸锂、硫酸镍等产品受到湖南、广东、福建、江西等地锂电池制造企业青睐。
两端畅通,生产无忧。长虹鹏程交出了“生态”与“经济”两份精彩答卷:2022年累计消耗2.6万吨废旧锂电池,实现产值3亿元,净利润3000万元,解决就业160余人。
“目前,公司正在进行技改工作,预计今年7月前完成技改工作,通过在生产端提质升级,原有产品的品位和纯度将上升,还可生产硫酸锰、硫酸钠等副产品。公司二期项目建设也在进行中,预计明年年底前建成投产,届时可实现废旧电池处理量与产能翻番。”鄢坤说。(铜仁市人民政府网 张弘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