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技术是运用一次性浮针在痛点周围的皮下组织进行扫散的针刺方法。具有舒筋解痉的功效,常用于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滑囊炎、腰腿痛、膝关节炎、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等软组织伤痛。
一、常用针具及基本操作方法
(一)常用针具
浮针由针芯、软管和保护套管组成(见图1)。其中针芯由不锈钢针和硬塑料的芯座组成。软套管具有足够的柔软度,能长时间留置于皮下,避免刺伤血管以及脏器。
图1 浮针结构示意图
(二)基本操作方法
1.体位
仰卧位:适宜于取头、胸、腹部进针点和上下肢部位的进针点,腹部治疗时,下肢呈屈曲位,膝下垫枕。
侧卧位:适宜于在身体侧面和上下肢部位的治疗。
俯卧位:适宜于在头、脊背、腰臀部和下肢背侧的进针点。俯卧位时,胸下垫枕,患者双手交叉置于前额。
端坐位:适宜于颈肩部、上背部、上肢部的进针点。
2.触诊痛点
用指腹在疼痛区域触摸检查,勿重力按压。检查时医者触及条索、结节或者局部紧张,患者局部出现压痛反应。
3.进针点选取
小范围病痛进针点宜近,大范围、多痛点者宜远。从远到近,尤其是对于大范围的病痛,进针点的选取要从远到近,而不能相反。
4.消毒
针刺常规消毒。
5.操作
(1)进针
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指、示指、中指三指把持针柄,斜持毛笔状(图2),这时左手拇指、示指可以分居进针点两侧,轻按皮肤,调控皮肤的松紧度,使皮肤处于不紧不松的状态。针尖由远而近地直对病痛部位,针体与皮肤呈15°~20°角进针,呈搁置状态(见图3)。进针时使用腕关节的力量迅速刺入皮下。
图2 浮针持针示意
图3 针体和皮肤角度示意
(2)运针
运针时,单用右手持针,使针体沿皮下向前推进,可见皮肤呈线状隆起。
(3)扫散
用右手拇指和中指捏住芯座,示指和无名指分居中指左右两边。拇指尖搁置在皮肤上,以拇指为支点,示指和无名指一前一后作杠杆运动,使针体做扇形运动(见图4)。同时,用左手配合活动相关肢体。一个进针点的扫散时间大约为半分钟到两分钟,次数50~200次。
图4 浮针扫散时持针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