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知识图解,浮针的正确进针方法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09-30 00:07:10

(4)出针

扫散完毕,抽出针芯,用胶布固定留于皮下的软套管,留管6~8小时。

二、常见疾病的浮针治疗技术

(一)项痹病(颈椎病)

本病多因感受外邪,气血瘀滞、筋骨失养所致,主要表现为颈肩痛,疼痛多数表现为酸痛,常见于棘突两侧肌肉、斜方肌上缘、肩胛骨内侧、肩胛骨外侧、前臂等。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操作步骤】

1.定位

患者坐位,术者触诊寻找颈肩体表压痛点,常见病痛点在:

痛点1(P1):在C3、C4、C5棘突两侧凹陷中,多呈结节状。

痛点2(P2):在斜方肌上缘,相当于肩井穴周围,呈圆盘状,触之有紧张感。

痛点3(P3):有两个不同位置,一是在肩胛骨内侧缘与棘突之间,手下多感觉为粗大条索,显硬、紧;二是肩胛骨内上角。

痛点4(P4):大圆肌投影处,手下紧涩感。

痛点5(P5):肘关节桡侧下方手三里穴周围,条索状,触之有紧张感。

2.消毒

3.进针:进针点的选取和针刺方向见图5~图8。

浮针知识图解,浮针的正确进针方法(5)

4.运针

5.扫散

图5 浮针进针肘部痛点方向示意图

图6 浮针进针肩部痛点位置示意

图7 浮针进针肩背部痛点位置示意

图8 浮针进针项部痛点位置示意

6.出针

【特别提示】

嘱咐病人不要持久进行某一活动,加强项部肌肉的锻炼。

(二)腰腿痛

腰腿痛多位于L4-L5、L5-S1棘突旁、腰骶部、臀部,疼痛大多为酸痛、胀痛、寒痛。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操作步骤】

1.定位

患者俯卧位,术者触诊寻找体表压痛点,常见病痛点在:

痛点1(P1):L4、L5、S1棘突旁,触诊手下有紧涩感。

痛点2(P2):梨状肌投影处,触诊多有粗大条索状物。

痛点3(P3):小腿后侧中部或外侧,触诊多为条索,并有紧滑感。

2.消毒

3.进针:进针点的选取和针刺方向见图9。

4.运针

5.扫散

图9 浮针进针痛点与方向示意

浮针知识图解,浮针的正确进针方法(6)

6.出针

【特别提示】

卧床休息时,嘱咐病人活动下肢或者腰部肌肉。

(三)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

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疼痛多为钝痛、胀痛或刀割样痛,疼痛缠绵持久,夜间加重。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操作步骤】

1.定位

患者坐位,常见病痛点在:

痛点1(P1):喙突周围或结节间沟,多呈圆盘状,触之滑紧感。

痛点2(P2):肩峰下凹陷处,触之紧张感。

痛点3(P3):肩贞穴周围(四边孔),触之硬紧感。

2.消毒

3.进针

进针点的选取和针刺方向见图10。

痛点1的处理:

同侧前臂内侧前缘,约中央段,由下向上。

同侧上臂内侧前缘,约上3/4段,由下向上。

同侧胸壁外上角,痛点1内下方→痛点1。

痛点2的处理:

同侧上臂外侧后缘,约中央段,由下向上。

同侧背部外上角,痛点3内下方→痛点3。

痛点3的处理:

同侧上臂外侧后缘,约中央段,由下向上。

同侧背部外上角,痛点3内下方→痛点3。

图10 肩部常见病痛点位置及浮针进针方向示意

浮针知识图解,浮针的正确进针方法(7)

4.运针

5.扫散

6.出针

【特别提示】本病须坚持日常自我锻炼。

(四)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痹病常以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活动或天气变化时疼痛加重,常反复发作。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操作步骤】

1.定位

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术者触诊寻找体表压痛点,常见病痛点在:

痛点1(P1):髌骨内下缘。

痛点2(P2):髌骨外下缘。

痛点3(P3):髌骨内上缘。

痛点4(P4):髌骨外上缘。

痛点5(P5):髌骨正下缘。

痛点6(P6):腘窝外、下方,触之条索状(图11)。

图11膝关节常见痛点示意

浮针知识图解,浮针的正确进针方法(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