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命名规则,北大西洋飓风命名规则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11-13 12:01:34

不过,平均值不能说明一切。总会有一些特殊年份,西北太平洋台风数量或者累计强度不如北大西洋飓风!比如最近的2017年,西北太平洋虽然生成26个风暴,比北大西洋多9个,但是累计能量只有154.7,比北大西洋的224.9小了不少。或者如2005年,西北太平洋只生成了23个风暴,而北大西洋破天荒生成了28个。不过两项数据北大西洋都超过西北太平洋的情况还是比较罕见的。好巧不巧,今年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截至9月25日,北大西洋已经生成了23个风暴,累计能量指数105;而西北太平洋只有13个,累计能量指数才72.8……

飓风命名规则,北大西洋飓风命名规则(5)

今年北大西洋活跃度显著偏高,而西北太平洋活跃度显著偏低(括号内数据都是历史平均值)

与西北太平洋全年都能生成风暴的条件不同,北大西洋的飓风绝大部分都出现在6月到11月,因此NHC官方定义了“飓风季”的概念,就是指6月1日至11月30日之间的时间。也会有个别风暴出现在“飓风季”之外,成为“季外气旋”(Off-season cyclones),不过数量极少,只占总数的3%,平均两年才会有一个。

然而,

今年刚开头就似乎是奔着创纪录去的!

5月,北大西洋就生成了两个季外风暴“Arthur”和“Bertha”!接下来,第三个风暴“Christobal”在6月2日生成,成为1851年以来生成最早的“3号飓风”。到了7月,北大西洋开始发力。地球另一端的西北太平洋整个七月“熄火”,一个台风都没有,然而北大西洋却历史性地生出五个风暴,从5号到9号,每一个都是历史最早!这样一来,气象机构也逐渐加大了对今年生成风暴总数的估计。

进入8月,西北太平洋慌忙开始赶业绩,从3号台风一路编到了10号。但北大西洋也没闲着,还是生出4个风暴,编到13号,仍然领先,而且每个风暴依旧都是“历史最早”!

9月,是北大西洋飓风最活跃的月份。西北太平洋又“哑火”了,北大西洋却继续发力,9月1日编号14、15的风暴生成,继续刷新历史纪录;9月7日又编号两个;12日,18风暴“Sally”生成;14日,又编号两个风暴“Teddy”和“Vicky”,当天创下五个风暴同舞的超级纪录(Paulette,Rene,Sally,Teddy,Vicky),本来面积不是很大的北大西洋几乎是塞得满满当当,而且不光是成型的风暴,在墨西哥湾和西非还分别有两个热带扰动(就是飓风的胚胎)!这个纪录,即便是西北太平洋也非常罕见!这样以来,北大西洋风暴总数几乎快超过其他几个海区总和了……

至于西北太平洋,堪堪憋出了11号台风“红霞”,已经被远远拉开……

飓风命名规则,北大西洋飓风命名规则(6)

9月14日实况

可见北大西洋上有五个热带气旋,还有两个热带扰动(1和2后来分别发展为“贝塔”和“威尔弗雷德”)

更让人咋舌的是,尽管到目前飓风季才过了一半,命名表上的名字却已经用!完!了!要知道,进入21世纪以来,除了2005年,没有一年用到了V开头的名字,也就是说其他年份整个风季生成的风暴总数都不到19个,而神奇的2020年风季才过不到三分之二,就用掉了23个!字母表已经全部用完了……

这种尴尬的情况也并非第一次见。

2005年风季,NHC就不得不启用了“希腊字母表”来命名飓风。当年一共生成了28个风暴,有一个没有命名,有六个飓风最后得到了“希腊字母命名”,从“阿尔法”用到“泽塔”(另外还有一个风暴由于当时存在争议,没有获得命名)。希腊字母一共有24个,这样看来,应该还是绰绰有余的。

飓风命名规则,北大西洋飓风命名规则(7)

飓风命名规则,北大西洋飓风命名规则(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