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能熟练地掌握放电的时间和强度,这是它们捕食和打击敌害的重要手段,弥补了行动速度缓慢的缺陷。根据电鳗的种类不同,它们的发电能力也不尽相同。
像较小的南美电鳗一次只能发出37伏电压,中等大小的电鳗一次发电的电压在70~80伏,非洲电鳗一次发电的电压在200伏左右,更有甚者能达到800伏的电压,只要0.2秒就足以使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毙命。但它们的“能源储备”也是有限的,并不能一直放电。电鳗每秒钟大约能放电50次,连续放电会使电流减弱,10—15秒后完全消失,休息后才能重新恢复放电能力。
电鳗有两对发电器,呈长梭形,位于尾部脊髓两侧。发电时身体的尾端为正极,头部为负极,电流从尾部流向头部。电鳗全身4/5的组织都是由肌肉组成的“发电器”,由规则排列的6000~10000枚肌肉薄片组成。其中储备着电能,薄片之间有结缔组织相隔,并有许多连向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每枚肌肉薄片像一个小电池,只能产生150毫伏的电压,但近万个“小电池”串联起来,就可以产生几百伏的电压。
电鳗体内的细胞也一样经过了特化:当它们被神经信号所刺激时,能陡然使离子流通过它的细胞膜。电鳗体内从头到尾都有这样的细胞,也就形成了全身导电的基础。
电鳗有如此高强度的电力,难道不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吗?当电鳗处于主场地位,也就是在水里的时候,当然不会被电到。
- 一是因为在进化出放电能力的同时,身体的大部分以及重要器官也都包裹了绝缘的脂肪;
- 二是在水中放电时,电鳗本身的电阻比水大,因此不是主要导体。如果电鳗上了陆地,由于空气电阻比自身大,这时候发电就是自讨苦吃了。
作为亚马逊河的顶级*手,只要是在主场作战,那基本是所向披靡。那如果遇上另一位王者——鳄鱼,情况又会怎么样呢?
鳄鱼拥有极强的咬合力,全身披覆“铠甲”,在水中基本上也是战无不胜,一般的动物对鳄鱼根本造成不了伤害。因此它在水域和近岸地带从来都是大摇大摆,毫无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