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讽小人的名言,回击小人的万能语句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11-13 20:38:55

“君子”一词在传统文化中泛指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小人”通常是指人品低下、无德、无信,行为卑劣的人。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尽管也残留着社会地位上的区分,但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社会地位的标准,而以“德行”作为君子和小人的最大区别。南宋·朱熹《朱子全书》卷六十三:“盖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冰块和炭火不能并存。比喻两种互相对立的事物不能同时存在。

嘲讽小人的名言,回击小人的万能语句(1)

君子不仅注重自身的修养和道德准则,还以礼义廉耻为准则,对待他人恭敬有礼,待人宽厚正直。《礼记·表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君子的举止要不失体统,仪表要保持庄重,言语要谨慎。所以,君子的外貌足以使人敬畏,仪表足以使人感到威严,言语足以使人信服。《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是忍而少言,“敏”是机敏、积极。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这句话告诉我们说话要慢慢说,要三思而后说,办事情一定要积极敏捷、果敢决断、雷厉风行,不要拖泥带水。《论语·季氏》:“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在九个方面多用心考虑:看,考虑是否看得清楚;听,考虑是否听得明白;脸色,考虑是否温和;态度,考虑是否庄重恭敬;说话,考虑是否忠诚老实;做事,考虑是否认真谨慎;有疑难,考虑应该询问请教别人;发火发怒,考虑是否会产生后患;见到财利,考虑是否合于仁义。”

嘲讽小人的名言,回击小人的万能语句(2)

古代典籍里君子与小人的对比:

一、

《论语·述而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做人做事,光明磊落,心怀坦荡,凡事能够包容别人,原谅别人,所以能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小人斤斤计较,为名利*牵行,患得患失,经常愁眉苦脸,戚戚不安。小人的心里永远都有事情,不是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就是某件事对自己不利。

二、

《论语·为政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却不勾结;小人勾结,却不团结。君子做事,为公不为私,平时修身养性,也是为了去其私心,存其公心;小人做事,为私不为公,平日没事的时候,心中所想的也是有私无公。

三、

《论语·里仁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看重的是道义,而小人看重的却是利益。当遇到问题,或者面临选择,君子会首先以道义的标准去衡量,最后做出选择;而小人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获利。

四、

《论语·里仁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心里所思所念的是道德,所以他选择有仁德之人的地方居住;小人心里所想的是利益,所以他要看这个地方有没有有利可图。君子处处想着道义法则,自己克己以奉公,不以其道得之,不取;小人一心想的是自己能不能够得到利益,贪图眼前恩惠,虽蹈刑辟而不顾。

五、

《论语·颜渊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品德高尚的君子有仁爱之心,凡是别人的事情符合道义的,君子不仅乐见其成,更愿意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达成美好的目标,促成别人的进步、成功。但如果是不合道义的,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君子一定不会成人之恶,为虎作伥。

六、

《论语·颜渊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风,小人的德行好比是草,风吹在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强调了领导做好垂范表率的重要性。

七、

《论语·子路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能够包容对事物不同的意见和想法,虽观点不同但彼此尊重,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并且对待事情也都持有独立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却心口不一,私底下勾心斗角,面和心不和。

八、

《论语·子路篇》:“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君子庄重,心境平和,气定神闲,没有骄矜之感;小人傲慢、自大,带有攻击性,充斥着骄矜的气息。

九、

《论语·子路篇》:“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孔子说:“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是,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君子心胸宽广,追求的是道义,他不会对人苛责,求全责备。小人他不去追求道义,样样只想着自己高不高兴。

十、

《论语·阳货篇》:“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十一、

《论语·季氏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君子应该有三点敬畏:敬畏上天的意志(自然规律),敬畏德高的王公大人,敬畏圣人的言论;小人不知道上天的意志,因而他不惧畏。他轻慢德高的王公大人,蔑视圣人的言论。

十二、

《论语·卫灵公篇》:“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这句话被后人转述为: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

君子不与人争斗,合群但不结党营私,小人与人结党营私而不合群。君子无论和什么人交往都能以公正之心对待众人,一视同仁,不拉帮结派;小人却总是喜欢和自己相近的人结成小圈子,排斥异己,结党营私。《笑傲江湖》华山派掌门岳不群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他是个小人了。

十三、

《论语·卫灵公篇》:“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君子不适合主持小事情,适合委以重任;小人不适合承担大任务,适合可以做小事。

十四、

《论语·卫灵公篇》:“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老话说,小人无错,君子常过。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别人。出了问题,君子首先考虑是不是自己的问题,自我反省,从自身上找原因,寻找自己的不足,从而改正缺点不断进步。而小人在遇到问题后,往往推卸责任,不反省自己,却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找借口,总是把错误和责任推给别人,对别人求全责备,自然不会有进步。

十五、

《论语·卫灵公篇》:“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走投无路时,仍然坚持原则;如果是小人,就胡作非为了,所谓“饥寒起盗心”。越是在最艰苦的环境中,越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

十六、

《论语·宪问篇》:“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向上即是向善,不断改正错误,追求道义;向下即是不知改过,不知修身养性,日见其颓废。

十七、

《论语·宪问篇》:“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追求仁德,但仁德的标准是很高的,所以不是所有的君子都能做到。小人不屑于仁德,所以小人不可能有仁德。

十八、

《孔子家语·颜回》:“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故君子于为义之上,相疾也,退而相爱;小人于为乱之上,相爱也,退而相恶。”

君子用行动说话,小人用舌头说话。所以君子在仁义的事上急于互相劝解,而私下里是相互爱护的;小人在制造动乱的事上互相支持,私下里相互诋毁。

君子会对他们说出的话负责,并通过行动来兑现承诺;而小人则往往只是说说而已,他们的言语可能华丽动听,但缺乏实际行动的支持。

十九、

《孔子家语·好生》:“君子以心导耳目,立义以为勇;小人以耳目导心,不愻以为勇。故曰退之而不怨,先之斯可从已。”

君子用内心引导耳目,把坚守道义作为勇敢;小人用耳目引导内心,把不驯服当做勇敢。所以说君子失去职位也不会抱怨,让他担当重任就能做好表率,让别人都跟着他做。

二十、

(战国) 公羊高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

西汉·韩婴:“君子见人之困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围则幸之。”

君子看见别人处于危难之中心生怜悯,加以支援;小人见他人身遭灾难,则会幸灾乐祸,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二十一、

《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君子之间,不因无利益不互相关心;小人之间,却多因利益关系而互相勾结。君子之间的交往,没有功利之心,纯是友谊之情,所以表面看起来平淡得如白水一样,但却长久而亲切;小人之间的交往,包含着浓厚的功利之心,都是互相利用,表面看上去很亲密,可一旦满足不了对方的利益需求,就很容易断绝关系。

二十二、

《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君子说话做事符合中庸的道理,小人说话做事违背中庸的准则。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的道理,是因为他们每时每刻都遵守中庸的要求;小人的言行违背中庸的准则,是因为他们没有什么顾忌和害怕的。

二十三、

《中庸》:“君子居易以俟(si)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君子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态,遵循正道,等待天命的安排;而小人则往往采取冒险的行为,希望侥幸获得成功或利益。

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这里的“易”可理解为平易、平常的状态,“俟”是等待的意思。贤明的君子懂得安分守己,耐心等待命运的安排,在平常的状态下做好自己,不做非分之想,不急于求成,顺应自然和命运的发展规律。他们在等待的过程中,会不断修养自身,端正自己的言行,不乞求别人,所以没有怨恨,对上不抱怨命运,对下不责备别人;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行险”表示冒险行事,“侥幸”是指企图偶然地获得成功或意外地免遭不幸,也就是怀着不劳而获的心理,想通过冒险的行为获取不应得的利益,比如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地位等。

二十四、

​《礼记·坊记》:“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君子谨慎说话,说到做到;小人妄言妄语,说到做不到。

二十五、

《礼记·乐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君子以获得所追求的道义为快乐,而小人以满足某种私欲为快乐。用道义来控制*,那就能欢乐而不淫乱;为满足*而忘记了道义,那就会迷惑而不快乐。

二十六、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君子有远虑,小人从迩。”

君子能深谋远虑,小人的目光只放在近处。

二十七、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君子懂得那些重大而长远的事情,小人却只注意细小的、眼前的事情。

二十八、

《阮子》:“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利。”

君子一有空余时间就想到如何进行道德修养;而小人一有宽闲便要想那些歪门邪道的事儿。

二十九、

《荀子》:“君子能亦好,不能亦好;小人能亦丑,不能亦丑。君子能则宽容易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繜绌以畏事人;小人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不能则妒嫉怨诽以倾覆人。故曰:君子能则人荣学焉,不能则人乐告之;小人能则人贱学焉,不能则人羞告之。是君子小人之分也。”

君子有才能是美好的,没有才能也是美好的;小人有才能是丑恶的,没有才能也是丑恶的。君子有才能就会宽容平易正直地开导别人,没有才能就会恭敬谦逊地以敬畏侍奉别人;小人有才能就会傲倨邪僻违理地以骄气凌驾别人,没有才能就会嫉妒怨恨诽谤以倾覆别人。所以说:君子有才能,别人学习他也觉光荣,没有才能,别人也会乐于告诉他应怎样做;小人有才能,别人学习他也觉卑贱,没有才能,别人也耻于告诉他怎样做。这就是君子小人的分别了。

三十、

《荀子》:“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

小人可以成为君子,但他不愿意做君子;君子可以成为小人,但他不愿意做小人。

三十一、

《易·同人·彖》:“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

君子喜欢认同别人,小人喜欢否定别人。 君子认同和自己差别大的人,小人认同和自己差不多的人。

三十二、

《格言联璧·接物类》:“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小人喜欢听到君子的过错,君子则耻于听到小人所做的坏事。

三十三、

《格言联璧·敦品类》:“小人专望受人恩,受过辄忘;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小人专门希望得到他人的恩惠,得到后便忘得一干二净;君子不轻易接受他人的恩惠,得到后必会报答。曾国藩语录: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受人恩,受则难忘。

三十四、

《意林·太玄经》:“君子得位则昌,失位则良;小人得位则横,失位则丧。”

君子得到重用,就更加有作为,失位也能保持自己的节操;小人得势之后,就要横行霸道,一旦失势就什么都完了。

三十五、

《意林·法训》:“君子好闻过而无过,小人恶闻过而有过。”

君子喜欢别人指出他的缺点,所以没有错误;小人厌恶别人批评他的缺点,因此常有过失。

三十六、

《太平御览·人事部》:“君子惧失义,小人惧失利。”

君子害怕失去道德正义,小人担心失去物质利益。

三十七、

西汉·扬雄《扬子法言·君子卷第十二》:“君子好人之好,而忘己之好;小人好己之恶,而忘人之好。”

君子能褒扬别人的优点,而不炫耀自己的优点;小人身有恶习却不自知,而总是记不住别人的优点。所谓“君子结交见人之善,小人相处见人之恶。”君子见到别人的一个善行就会忘却他曾经不好的地方,肯定对方好的一面所以容易相处;小人见人之一恶而忘其百善,几年交情,仅仅因为一件事不满意,就恶语相加,忘恩负义。故“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三十八、

西汉·扬雄 《法言·君子》:“君子忠人,况己乎?小人欺己,况人乎?”

有道德,有自律的人,应该由自己主动亲近交往;小人或不成功的人是会寻找亲近你的机会。

三十九、

西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

君子处事想的是道义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小人则贪图利益而不去顾念道义。

四十、

西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君子非仁义无以生,失仁义,则失其所以生; 小人非嗜欲无以活,失嗜欲,则失其所以活。”

君子没有了仁义就无法生存,失去仁义,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本;小人没有了嗜好和*就不能生活,失去了嗜好和*,就失去了赖以活下去的根本。因此君子担心失去仁义,小人害怕失去好处。

四十一、

西汉·刘向《说苑·谈丛》:“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

君子遇上了好时机心就如同水一样平静,小人遇上了好时机心就如同火一样炽烈想毁灭一切。

四十二、

西汉·刘向《说苑·谈丛》:“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

君子的话少而实在,小人的话多而虚假。

四十三、

南北朝·傅昭《处世悬镜》:“君子行法,公而忘私;小人行贪,囊私弃公。”

君子按照道德法纪办事,行公道而忘记为自己谋私利;小人贪图,中饱私囊而废弃了公众利益。

四十四、

隋·王通《中说·魏相篇》:“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故君子寡尤,小人多怨 。”

君子交朋友是先有所选择,然后对值得交往的人进行交往;小人交朋友则是对谁都一见如故,然后再选择自己需要的人进行交往。所以前者少烦恼,后者多怨仇。

四十五、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五·论公平》:“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

君子喜欢赞扬别人的长处,小人乐于攻击人家的短处。

四十六、

唐·魏徵《群书治要·体论》:“君子宽贤容众以为道,小人激讦怀诈以为智。”

君子宽容善良对人,并以此为道义;小人心怀奸诈,攻击别人,还觉得很聪明。

四十七、

唐·魏征《群书治要·体论》:“君子下学而无常师,小人耻学而羞不能。”

君子能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只要人家有长处就不耻下问;而小人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不愿意向人家请教。

四十八、

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君子之怀,蹈仁义而弘大德;小人之性,好谗佞以为身谋。”

君子的胸怀,在于实践仁义而弘扬崇高的美德;小人的品性,则是进谗言、耍奸巧以谋取个人私利。

四十九、

唐·孟郊《秋怀十五首·其八》:“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

君子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其立场就像高山那样不可动摇;小人往往在蝇头小利上,毫不礼让,彼此争论不休。

五十、

五代·冯道《荣枯鉴》:“君子惑于微,不惑于大。小人虑于近,不虑于远。”

君子总是在大事儿上明白,小事儿上糊涂;小人总是在眼前事儿上考虑多,未来的事儿上考虑少。

五十一、

五代·冯道《荣枯鉴》:“君子困不惑人,小人达则背主。”

君子尽管陷入困境也不会耍手段骗人,小人一旦显达,就会背弃主人。

五十二、

五代·冯道《荣枯鉴》:“君子制于亲,亲为质自从也;小人畏于烈,奸恒施自败也。”

君子珍爱亲情,把他们的亲属搞定了,他们也就曲从了;小人害怕比他们更狠更毒的人,以狠毒制狠毒,他们也就服了。

五十三、

五代·冯道《荣枯鉴》:“君子仁不弃旧,小人行弗怀恩。”

君子有仁爱之心,不喜新厌旧;而小人绝对不会通过行为来感恩。

五十四、

五代·冯道《荣枯鉴》:“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异哉。”

君子谈论的是思想境界,小人攻击的是思想境界,人格操守和价值取向的定位不同,结果当然不一样。

五十五、

五代·冯道《荣枯鉴》:“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坏其身。君子避于乱也,小人达于朝堂。”

君子最不能忍受污辱他的意志,小人最不能忍受是损坏他的身体;君子在乱世中避开隐居,小人却因此在朝廷中弄权。

五十六、

五代·冯道《荣枯鉴》:“君子仁交,惟忧仁不尽善。小人陰结,惟患陰不制的。君子弗胜小人,殆于此也。”

君子用仁义去交往,只是忧虑自己的仁义达不到尽善尽美;小人喜欢耍阴谋诡计去交往,只是担心阴谋诡计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君子没办法胜过小人,吃亏的原因就在于这个。

五十七、

五代·冯道《荣枯鉴》:“外君子而内小人者,真小人也;外小人而内君子者,真君子也。”

对外表现出如君子般仁义道德而内心则是耍阴谋诡计的小人的想法,这是真正的小人;对外表现出如小人般有心计而内心却如君子般高风亮节的人,才配称为真君子。

日常生活中有这么一种人,看着面善,谦谦君子,潇洒自如,而事实上人模狗样,这才是真正可怕的,他们是不折不扣,真正的小人。而那些给人家留下一个小人的印象的人,恰恰很难做成坏事,大家都防着你。

五十八、

五代·冯道《荣枯鉴》:“君子悦下,上不惑名;小人悦上,下不惩恶。”

君子使下层百姓喜悦,上层领导不会因此怀疑他的名誉;小人喜欢取悦上层领导,对下层百姓的邪恶不会惩罚。

五十九、

北宋·邵雍《君子吟》:“君子尚德,小人尚力;尚德数恩,尚力数敌。”

君子崇尚德行,小人崇尚暴力;崇尚德行能广施恩泽,崇尚暴力只能树立仇敌。教育人多施恩德。

六十、

北宋·欧阳修《朋党论》:“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

君子之间的交往,是以共同的理想为基础的;小人之间的交往,是以共同的利益为基础的。故“君子以德艺结交天下,小人为利益蝇营狗苟。”

六十一、

北宋·欧阳修《答李诩第二书》:“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能修其身,虽小人而为君子。故为君子者,以修身治人为急,而不穷性以为言。”

不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虽然是君子也会变成小人;能够加强自身修养,即使小人也能改变为君子。因此,作为君子,应把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尽心治理百姓作为当务之急,不必为深究人性而大发议论。

六十二、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君子持有才干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用来作恶事。持有才干作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

六十三、

南宋·胡宏《胡子知言·好恶》:“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

君子生活在世界上靠的是有德,所以不但心没有官位;小人生活在世界上靠的是权势利益,所以计较得失,为了有所得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六十四、

南宋·胡宏《胡子知言·天命》:“从人反躬者,鲜不为君子;任己盖非者,鲜不为小人。”

能向别人学习并严格检查和要求自己的人,极少不属于君子;一切由着自己,有了错误总要尽力掩饰的人,极少不属于小人。

六十五、

南宋·朱熹:“盖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材德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必无一长可取。”

君子从一些日常小处未必看得出来,而他的才能足以担当重任;小人的气度虽然小,但未必没有一点值得肯定的长处。对于君子,不可以从小处来鉴别他,却可以授予他重大任务。对于一般人,不可以授予他重大任务,却可以从小处来赏识他。

六十六、

元·赵孟頫《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小人好争利,昼夜心营营。君子贵知足,知足万虑轻。”

小人爱好争名夺利,从早到晚都在苦心算计;君子贵在心里知足,知足所有烦心事都不足为虑了。

六十七、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朋友》:“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

君子的交谊就像水一样清淡,但时间越久越见真情;小人甜言蜜语,转眼之间就变成仇人。

六十八、

明·方孝孺《明儒学案·诸儒学案上·文正方正学先生孝孺》:“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

君子在追求利益的时候,也会考虑别人;小人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只想着自己。

君子谦和低调,淡泊名利,不会和别人争名夺利;小人唯利是图,遇到名利,绝对不会让人。故“君子不争,小人不让。”

六十九、

明·薛瑄《薛文读书录·君子·小人》:“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

君子心中存浩然之气,形象高大;小人心中存自满之气,形象猥琐。

七十、

明·吕坤《*语》:“小人只怕他有才,有才以济之,流害无穷;君子只怕他无才,无才以行之,斯世何补?”

小人最可怕的是具有才华,由于有了才华的帮助,小人造成的危害就无穷尽了;君子最可怕的是他没有才华,没有才华去干事,对世界有什么用处呢?

七十一、

明·吕坤《*语》:“权之所在,利之所归也。圣人以权行道,小人以权济私。在上者慎以权与人。”

有了权力,必然就有利益。圣人利用权力来推行道义,小人则利用权力来谋取私利。因此作为管理者不要轻易地将权力交予他人。

七十二、

清·申涵光《荆园小语》:“劝人息争者,君子也;激人起事者,小人也。”

劝人平息争斗,和平共处的是君子;唯恐天下不乱,制造事端,挑起争斗的是小人。

七十三、

清·申涵光《荆园小语》:“小人固当远,然亦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然亦不可曲为附和。”

小人确实应该疏远,但绝不能表现得像他的敌人;君子确实应该亲近,但绝不能曲意逢迎。

对于小人,显然我们应该疏远,但也不要过分地去制造矛盾,刻意去形成水火不容之势。再说小人也有做得好的地方。不管是什么人,他们做的好的地方我们要认同,做的不好的地方我们要反思。如果一味的把他们当成敌人,就会一叶障目,只能看到他们的问题,完全看不到他们的任何优点。如果我们总是想着跟他们为敌,小肚鸡肠,睚眦必报,时时刻刻想着要报复他们,这就跟小人无异。对于君子,我们应该亲近,交往时,应该以诚相待,直言不讳,绝不能曲意逢迎。不能因为是君子,我们就觉得他什么都对。也不能因为是小人,我们就去拼命打压,非得与他为敌。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我们都要守着中庸之道,保持一颗平常心。

七十四、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君子论是非,小人计利害。”

君子关注是非曲直,小人计较利害多少。

七十五、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君子难进而易退,小人反是。”

由于君子重视进退,所以当别人推荐他出任时,他不会轻易允诺。但是君子对功名利禄看得非常淡泊,因此如果你对他略感不惬,他必然会立刻隐退,毫不留恋。小人则完全相反,如果有人欲推荐他为官,他一定会欣然前往。

七十六、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小人好恶以己,君子好恶以道。”

小人的好恶全凭自己的私心,是为了自己,而君子的好恶,则是以美好的品德、道德为基础,君子有所好恶,就是君子也有自己的喜好和厌恶的东西,只不过君子追寻高明的大道,小人只看自己。

七十七、

清·顾图河《息交》:“君子如春风,可爱不可竭;小人如酒颜,但得暂时热。”

君子就像春风那样和蔼可亲,他的友情是长久的;而小人就像酒醉后脸红似的,过了一会儿就退红了。

七十八、

清·陈学洙《君子行》:“君子畏幽独,大廷乃敢言;小人詟稠众,衾影不可扪。”

君子警惕独自一人时做坏事,当着大家的面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小人总是害怕人多,他们一人独寝的时候也不敢扪心自问。

七十九、

清·宋纁《古今药言·憬然录》:“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利轻重人。”

君子用道德标准来衡量人,小人以势利大小来衡量人。

八十、

清·金缨《格言联璧·存养》:“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 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君子无所欲念,但气量宏大能涵盖一切;小人需求很多,但志气狭隘。

八十一、

清·魏源《默觚·学篇九》:“君子以道为乐,则但见欲之苦焉;小人以欲为乐,则但见道之苦焉。”

君子把追求道义当作一件快乐的事,就只看到追求私欲的困苦;小人把追求私欲作为快乐的事情,就只看到追求道义的困苦。

八十二、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君子从不伤害别人,小人从不谴责自己。小人以己之过为人之过,每怨天而尤人;君子以人之过为己之过,每反躬而责己。迁善则其德日新,是称君子;饰过则其恶弥著,斯谓小人。”

小人把自己的过错认为是别人的过错,每次出了问题的时候就会怨天尤人;君子把别人的过错认为是自己的过错,每次出了问题的时候就会反问自己有什么过错。若能改过迁善,他的德业必将一天比一天进步,这就称为君子;不肯承认错误、想掩过饰非的人,必将一错再错,他的恶迹就会更加明显,这就叫做小人。

嘲讽小人的名言,回击小人的万能语句(3)

真正的君子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心胸宽广;第二,重义轻利;第三,坚持理想;第四,大公无私;第五,明辨善恶;第六,不骄不躁;第七,心存敬畏;第八,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第九,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第十,保持思想独立,不可随波逐流。

以上十条,若要全部做到,又谈何容易?你我凡人,要么“长戚戚”、要么“喻于利”、要么“比而不周”、要么“同而不和”,要么“骄而不泰”,要么没有是非观念,要么没有敬畏之心,要么难当大任,要么人云亦云,要么遇到困难就退缩,一个不小心,很容易就会沦为孔子口中的小人。

做君子好难,做小人容易。为了维护君子的形象,什么事都得为别人考虑,想做的不能做,想说的不能说,想吃的不能吃,处处都要思前想后,凡事都要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而做小人就不同,自私自利只顾自己,只要自己痛快,至于别人的感受可以全然不顾。

八十三、

五代·冯道《荣枯鉴》:“君子无及,小人乃众。”

能达到君子标准的人没有多少,成为小人可能有很多。

八十四、

五代·冯道《荣枯鉴》:“君子不党,其祸无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

君子不爱拉帮结伙,遇到灾祸而愿意帮助的人非常少;小人因为利益善于和一帮人结党营私,获取利益时则不乏尽全力帮助的人。

君子不爱拉帮结伙,所以,一旦闹出麻烦或惹祸上身,愿意伸手拉一把的人非常少;小人为了自己的私欲得到满足,他们都善于交结,有一大帮朋友,所以,当灾祸来临时,身边就不乏有尽全力帮忙之人。做君子太辛苦,还不讨好,做小人得实惠,还能左右逢源,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做小人。

八十五、

五代·冯道《荣枯鉴》:“上不离心,非小人难为;下不结怨,非君子勿论。”

想要上级不受他人的挑拨而怀疑下级,下级不是小人很难做到;想让下属之间不因分配不均而结仇结怨甚至怨恨上级,上级不是君子很难办到。

下级深受上级的信任,但是有一个事情搞砸了,虽然上头不满意,但是办事的时候依旧会让他去做,假如这个时候有人上谗言诽谤,如果不是深受上级的信任,下场可想而知,如果上级有疑惑必然也会试探下级的态度,如果回答的不好,自然祸事难免,但要想回答的好必然会用些小人言辞夸上而自责,反而更受器重。上级因为分配不均或者有明显的偏向,导致下者相互结怨彼此攻击的现象就会屡见不鲜。

八十六、

五代·冯道《荣枯鉴》:“仁堪诛君子,义不灭小人,仁义戒滥也;恩莫弃贤者,威亦施奸恶,恩威戒偏也。”

仁爱能够拖累君子,道义却不能使小人有所收敛,仁和义必须掌握好分寸,切勿滥施;施恩别忘了不在乎名利的人,惩罚更要施加奸邪可恶的小人,恩和威应并重,切勿只对一方施加。

善良也是要分人的,如果对小人盲目的善良,不但不能得到回报,反而可能给自己带来灾难。

八十七、

五代·冯道《荣枯鉴》:“君子非贵,小人非贱,贵贱莫以名世;君子无得,小人无失,得失无由心也。”

君子不会自认为尊贵,小人不会自认为下贱,尊贵或低贱这些虚名不足以称道于世;君子不一定能得到,小人也不一定会失去,得到和失去跟思想境界其实毫无关系。

八十八、

五代·冯道《荣枯鉴》:“君子非恶,患事无休;小人不贤,余庆弗绝。”

君子不会去做坏事,但祸患却接连不断;小人不贤能,快快乐乐的生活却不会停止。

俗话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好人不计报酬、辛苦劳累、身心疲惫;而祸害人间之辈养尊处优,活的反倒滋润。

八十九、

五代·冯道《荣枯鉴》:“人慕君子,行则小人,君子难为也;人怨小人,实则忘义,小人无羁也。难为获寡,无羁利丰,是以人皆小人也。”

人人仰慕君子的道德高尚,行为处事时却按小人的方式,究其原因还是做君子很难;人人都怨恨小人害人,但事情真要牵扯到自己的利益,还是会舍弃道义去做事,这是因为小人可以为了利益不顾一切。做事难以放下身段自然获利很少;做事不受道义的约束获利丰厚,不顾道义的逐利是为小人行径,所以人人都可以算为小人。

社会讲的是生存法则,而非君子法则。人活一世,每个人都有私心杂念,都会为自己的利益而考虑,只是每个人把握的底线不同罢了。我们没有必要去过多的计较别人的自私,只要能够很好的掌握住自己的底线就可以了。

九十、

五代·冯道《荣枯鉴》:“节不抵金,人困难为君子;义不抵命,势危难拒小人。不畏人言,惟计利害,此非节义之道,然生之道焉。”

气节比不上金钱实在,所以,人在为生计发愁的时候,很难坚持君子气节的,因为讲不起气节;义气也不如生命重要,所以,身处危困就没办法不当小人,因为活命更重要。不管别人如何夸奖或批评,只管自己的利益存亡,这不是追求气节仁 义的道理,却是能让你安身立命、生存下来的道理。

嘲讽小人的名言,回击小人的万能语句(4)

九十一、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增广贤文》:“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门内有小人,门外小人至。”

如果主人是一位有品德的君子,那么登门拜访的客人和他所交往的朋友也会是有修养的君子;如果主人是小人,登门拜访的客人和他所交往的朋友也会是小人。

嘲讽小人的名言,回击小人的万能语句(5)

小人的特点与表现:

一、挑拨离间、搬弄是非。

古人说“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真正的君子,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在闲暇无事的时候,他会反省自己身上的缺点和过失,努力提高自己的德行修养,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议论别人是非上。但小人就不一样,喜欢背后议论别人,他们内心空虚,唯恐天下不乱。他们不知道反省自己,却喜欢挑拨离间、搬弄是非,没事说说这个人坏话,说说那个人坏话,等别人互相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他好坐收渔翁之利,等着看笑话。

二、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越是小人,有时候表面上看起来越像君子,他们对人往往一团和气,喜欢高谈阔论,满口仁义道德,其实都是假仁假义,装模作样,背地里男盗女娼,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这种小人好话说尽,坏事做绝,你还不能轻易揭穿他,否则他就会翻脸不认人,把你往死里整。

三、言行不一,阳奉阴违。

小人总是口是心非,往往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善于做表面功夫,说话动听,但背地里的行为完全相反,让人感到捉摸不定,很难分清是非。

四、落井下石,背后捅刀。

小人在平日里很难看得出来,他们往往表现得比好人还好,比亲人还亲,看起来又善良又热情,让人感觉很舒服。可一旦你遇到危难的时候,他不仅不会雪中送炭,还会落井下石,背后捅刀,置人于死地而后快。俗话说得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越是平常对我们特别好的人,有时候就越要小心防范。有些朋友,虽然平日里交往平淡,但关键时候,他们却会救你于水火,这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君子。

五、忘恩负义,唯利是图。

小人不讲道德,不讲情义,只求利益,用得着了靠前,用不着了靠后,为了利益可以出卖良心和朋友,习惯过河拆桥,卸磨*驴。人们送给他们一个响亮的绰号——“白眼狼”。

六、心胸狭隘,睚眦必报。

小人心胸狭隘,小肚鸡肠,别人稍微惹他不高兴,他就怀恨在心,必定要加倍报复。

七、对上吹捧,对下欺凌。

小人对上级阿谀谄媚,对下级骄横跋扈。为了讨好上级领导,他会不顾廉耻,极尽谄媚奉迎之能事,尽捡着领导爱听的话说,只要能博得领导的欢心,他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把同事全部出卖。等他面对同事的时候,又会狐假虎威,借领导对他的器重而作威作福,不可一世,目中无人。

八、两面三刀,见风使舵。

小人没有坚定的信念,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就是个墙头草,风往哪边吹,他就往哪边倒。

九、喜欢踩着别人往上爬。

小人往往都不老实,做事不踏实,喜欢投机取巧,踩着别人往上爬。和小人共事,犯了过错,需要承担责任,他们就往你身上推;你要是有功劳了,他就把功劳抢到他?头上。反正好事都算他的,坏事都算别人的,为了他个人的利益,可以厚颜无耻,不择手段。

嘲讽小人的名言,回击小人的万能语句(6)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