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米的时候你是不是看到人家都有个‘梗稻米’的牌子啊?”
父母问着我去商超买米的事情,而我在经过商超时也发现了人们指着这块牌子在询问售货员,但因为对这种米不太熟悉,便随手挑了一款自己认识的。
“梗稻米不就是籼米吗?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是另外一种米种的名字,这里买没找到就没再仔细看,你在说什么米不知道吗?”为此我还专门去查了一下,发现“梗稻米”其实就是指粳米。
在很多地方,大米的品牌都主要会以自己大米的类型命名,这样购买的人在看到这个米种后就对购买的大米的类型一目了然。
而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五大主食类型粮食中这两种米都能出现在这个品牌命名上,比如我的老家就有“高粱米”、“红小豆”,但并没有“梗稻米”的出现情况。
只有近几年随着粳米逐渐普及,作为其他地区特产的它才被接纳进来,但“梗稻米”这个名字应该是有些地方对粳米这一说法的口误。
现在已经很少人会对大米进行单独的区分了,因为优质好吃的大米一般首先就会被吃货们列为重要食材进行推广,这也让大米在大家心中变成了广义上的一种食物,这才让粳米名声大噪。
但这并不是大米味道好就代表它能够替代任何大米品种,也不能再和其他五大主食一样随意晒干保存。
因为这种情况下我们已经混淆了食物的类型,以为粳米也是大米的一种。
而粳米在我国也是四大发源地之一中国东北地区和我国种植稻种面积较大的朝鲜等地区的特产,所以一开始这种名字能被大家认识只是因为某些地域的大众,将粳米那特殊的外观与口感记住并加以应用。
但在流传中就多了些误解,比如“梗稻米”就是其中之一,许多人都会这样称呼粳米来为自己的家乡宣传,导致不同地方的人被这样宣传后觉得有些奇怪,便在交流上产生了误会,更有人在这上面做文章,导致当地市场对于粳米的认知基本混乱。
所以当人们看到粳米时才会觉得这种大米和自己见到的籼米好像有什么区别外观颜色和气味都很像,于是便开始将这两者之间进行对比,但不同地方长出的两种大米都是比较优质的品种,这样优质品种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口感和颗粒两个参数。
粳米比起籼米来说最为明显一点就是口感,它的颜色通常是白色或者半透明,但籼米更多的是杨梅红色或者石榴红色,这种颜色上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外壳颜色不同导致的。
另外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分标志就是颗粒,籼米看起来更细长,煮出来比较硬,比如现在很多地区流行吃这种元气满满的米饭,但是焦脆且松软,而粳米则为更圆润更短,更容易煮出黏稠美味的饭团或者寿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