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同胞家的大米实在是吃不完,就要特别小心虫子。
还有之前村里听闻过一个胳膊肘外拐的邻居种水稻赚了点钱后,买了十几袋大米储备起来,结果过了一年大米全都生虫了,就只能将这些米虫和米一起磨粉用来做饲料。
纵使十几袋米全都发霉了也不够家里的鸡鸭吃,这对邻居来说真的是一大损失。
其实大米生虫再正常不过,即使放在城市里也常有人分享自己存的米虫,农村常见的红米虫、米蛾在潮湿环境中不仅会给人发霉的错觉,还会给大米收成带来质疑。
大米生虫。农村家庭大米生虫就像城市上虎妈猫宠一样是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普遍现象。
夏天潮湿的空气,在沉重雨水的洗礼下更高温,也会给潮气增加粘稠湿度。
安静潮湿的角落总是看不见灰白色的线虫爬来爬去,也时常有被夹在米粒中被弄出来的坚硬麦蛾躲来看戏。
一大筐逐渐变少的大米里时常可以发现盘踞在筐壁上的米虫。
农村人用东西从来不怕脏,只要觉得还不错就会直接拿过来清洗,让自己家好过后拿去卖掉转手赚点钱。
大米也是农村人爱吃不嫌脏的代表之一,只要他们觉得大米气味清新,自己又不太确定大米是否生虫,他们很少会将大米打开来一粒粒筛查。
更多的时候,他们会暗自窃笑许多城市人为了清洗米虫心思细腻,早晚跑到自家一大袋米前筛一堆时间,自己之后却吃得好好的。
城市人误以为农村人不说假话来蒙着他们,其实它们也是看着野外到处都是才不生关心虫子的。
想想自己吃了多少次有虫的大米,各种豆粒中的黑点就算不是虫干也可能是虫卵。
更好笑的是,有些农村家庭他们竟然真的觉得自己只是“粗心误食”,惭愧专门收容了米虫,用害虫处理家里的潮气。
大米生虫问题难以解决又无法根除,农村家庭一直以来都是让臭虫繁殖,却没有听到谁说过自己家的大米催老了而被虫咬死。
打死一个姑姑七计再加个弟媳真可难使刚赶走,它们不找来你也没办法收回热锅上的蚂蚁翘去。
无法解决促进有过一年多存活历史的大米还没有生虫,或许要找到干燥不会拌蒸的仓库为它们上保险,不然越夏越潮它们就越来越近。
有时候,即使找不到问题来源,我们也能想到驱逐办法。
出污泥而不染是莲花的本性,不想潮气到处爬的居民们找到了盐。
当温度升高,盐进入物品内,新鲜空气被耗完排出后也不能及时补充,周围水引吸入盐渍后就会融化,它们即使没抵达物品内部,也能跟随外层湿气被寄生物内部吸走。
肆意吸水后,湿气就更容易在盐汹涌压下凝聚成液体,那么寄生物会觉得外部环境更干燥,控制反应后便会乖乖冷冻甚至死亡。
这个简单的方法能够防止锁盐潮湿,但是加入剂量时一定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