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著名的袋鼠之国,幅员极其辽阔,人烟却非常稀少,在769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仅仅有2500多万人。
人不多,却很能刷存在感,每当世界上发生什么“大事”,只要美国出动,紧接着,澳大利亚就开始摇旗呐喊,为美国擂鼓助威,当然,也常常会陪着美国赤膊上阵。
总之,只要是美国说的,澳大利亚就会认为是对的;只要是美国做的,澳大利亚就会支持。说个不好听的话,在澳大利亚这里,美国放个屁都是香的。
澳大利亚为何如此立场?美国到底做了什么,让澳大利亚紧紧抱住美国的大腿,死活不松手?
我们从头开始讲起。
1、英国人的烦恼
事情从大航海之后说起。
大航海时代开启了世界历史新的一页,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家靠着海洋优势开始崛起,岛国英格兰大不列颠也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发愤图强,开始了蜕变,并且领衔工业化的革命。
这些海权强国,无一例外,国土面积都不大,因此开始了对外的征伐,就此拉开了殖民世界的序幕。
随着新老交替,各方霸主先后登场。
英格兰,作为崛起的新贵,碰到了麻烦:随着效率的提升,失业人数增加了。失业的人,为了求生存,开始铤而走险进行犯罪。
这还了得,统统抓起来,关到监狱!
很快,监狱也人满为患,大量增加监狱?不靠谱。英国人认为,最好的办法是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有活干,还能给国家创造产值。
真的是个天才设想,如何实现?送到遥远的殖民地,让他们种地、干活。
于是乎,从十七世纪初开始,英国人打发了清教徒、奴隶、囚犯去北美大地。就这样,英国国内的囚犯有了去处,国家有了利润,双赢!
做过一次贼不会永远是贼,哪怕是囚徒,心中还是有梦想的。
曾经的罪犯,到了北美大陆,给了自己一个新的开始的机会,于是,人变了,观点也变了,心态也变了。
18世纪中叶之后,北美的独立运动兴起,1776年美国独立了。当然,除了本身的努力,还有法国等竞争对手在背后支持美国的独立。
英国人在北美大地少了话语权,除了还能掌控加拿大,控制独立的美国已经成为了梦想。
可是,英国的罪犯和闲杂人员放置到哪里呢?此时,英国人有了替代美国的办法:澳大利亚。
于是乎,澳大利亚成为了英国新的罪犯流放地。
至于澳大利亚的土著们,英国人完全看不到眼里。
除了安置一部分犯人,英国人对澳大利亚的控制还有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意义。
2、澳大利亚的危机来了
英国人占据了澳大利亚,就像捡了一块宝藏一样。
这是好地方啊,环境优美,牛羊肥壮,袋鼠也很可爱,关键是当地土著人很弱,英国人可以放置大量的犯人,以及移民一些想来开发的普通人。
如果你以为英国人仅仅考虑的是这些,那你就错了。
当时,东南亚的殖民地归属情况是这样的:
荷兰人控制了印度尼西亚,这是一大块。西班牙控制了菲律宾。
而英国只是控制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可是,巧就巧在“马六甲海峡”这一块,英国人是“一力破千斤”,控制了重要的海上通道。
当时的英国人和荷兰人、西班牙人是有利益争夺的,除了英国人控制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对荷兰人有一定影响外,英国人控制了澳大利亚后,成为了抵在荷兰人(控制的印度尼西亚)后腰的所在,这就形成了两个方向的夹击,澳大利亚成了英国人对抗荷兰人的“偏师”,英国人的优势大大超过了荷兰。
不得不说,英国作为海权大国,这谋虑玩得厉害!
后来,情况发生变化了,荷兰的实力在肉眼可见中下降,英国人的统治力在逐渐上升,澳大利亚的“偏师”作用下降了,看似对英国人的战略没啥用了。
实际上,不是没用,澳大利亚成了英国的一个特大号的后勤岛屿了。
澳大利亚这里风淡云轻,可北边的那些区域风起云涌,发生了各种变化。
十九世纪初,英国人把中南半岛的缅甸收入囊中。
十九世纪末,美国人打败了西班牙人,把菲律宾收了。而法国把中南半岛的越南占了。
就在整个十九世纪,英国人也看中了大清这块土地,并且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受益良多,又是让大清赔款,又是让大清割地,又是让大清允许五口通商。
而对大清垂涎三尺的不仅仅是英国,还有俄国、德国。德国不足虑,俄国不得不看重,于是,英国扶持了一个代理人,名字叫“日本”。
有时候,代理人发展过快,对“老板”来说真的是灾难。
在英国人的技术、金融、资源的支持下,日本通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壮大了起来,成了一个巨大的“硕鼠”。
而一双深邃的眼睛,也在盯着这只硕鼠,眼睛的主人是“美国”。
美国要新王登基,最大的阻挡者就是老王英格兰大不列颠。为了让英格兰颠不起来,美国人计划把日本拉入自己的后宫。
一战后,英国和日本人的盟友关系已经弱得一匹 了,而美国人开始了疯狂的计划。
当时,欧洲仍然像一个火药桶,随时都会二次爆发,英国不得不防。而美国做了这么一件事,在经济上支援德国和日本。特别是日本,大量进口美国的资源:石油和钢材等。
918,日本轻松获得我国东三省,开始两条腿走路,一是从美国等国家进口资源,二是自我造血,从东三省获得资源。
资源多了,工业化强度高了,日本开始膨胀,准备实现大计划:拿下中国大地,在全球称雄。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
1937--1940年,日本70%的石油是从美国进口,50%的钢材是从美国进口,剩下的一些,在东三省制造一些,在其它国家进口一些。
此时的澳大利亚,在看戏。随着欧洲形势的紧张,英国把澳大利三个精锐师拉到了北非战场,而一个师在新加坡帮助英国驻防,空军都去支援英国本土。
虽然,澳大利亚的军队出去打仗了,但澳大利亚人并不慌张,看起来战争离他们很远,澳大利亚会是一块“净地”。
但是,澳大利亚人没想到情况发生变化了。
1941年开始,美国突然宣布,不再给日本供应资源了。
此时,日本只有两条路,一是认怂,把劳动成果交给美国来分享,并给美国一系列的政策,成为美国的小弟,以美国马首是瞻;
二是开战,不仅和美国开战,而且快速南下,把那些欧美手中的殖民地统统控制了,到时,日本不缺资源,体量也大了,美国该退步了。
美国人以为日本会选第一种,而膨胀的日本人铤而走险选了第二种,于是,东南亚的危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