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慧
每每这时,性格直爽的马秀慧总会拿出质问的语气:“做生意都讲究诚信,讲究和气生财,你们这种态度,怎么能把生意做好?”
话虽在理,却也不得不令听者自惭形秽,为此,马秀慧常有客户流失,不过长时间下来,能留下的客户都成为了她日后长期的合作伙伴。
尽管如此,马秀慧明白,要想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必须让自己强大起来,无论到什么时候,有实力才会被别人看得起。
常言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几年后,一个“发现”令马秀慧眼前一亮,此后便开启了她一发不可收拾的伟大事业。
一天,马秀慧在市场上看到了一款来自美国的新颖灯泡,不仅亮度高,材料环保,最重要的是非常非常省电。
马秀慧
相较于国内普通的球形灯管,这种新型灯具简直太有优势了,如果硬要找出一个缺点,那就是市场价偏高。
经过多年的经营,马秀慧已经对灯具有了些许了解,她知道,制作这种灯具的材料成本其实并不高,只是国内目前尚无人研发。
在今人看来,这不就是一个大好商机吗?可在当时,对于这个不知会不会成功的机会,马秀慧着实做了一番思想斗争。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不能阻止社会的进步,在丈夫王耀海看来,这也的确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夫妻俩决定投资办厂。
王耀海
王耀海夫妇拿出了3万元的积蓄,投入到了产品研发和生产线的筹备中,说是“办厂”,其实在当时也只是一家“小作坊”。
有时候,创业的热情和投入的确是成正比的,投入越大,热情自然越高,从这个角度看,很多人说,他们投入的3万元简直太少了。
但在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当时,这已经是夫妻二人的全部身家。
技术上的难关永远是最难突破的,不仅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更难的是心理压力,因为“研发”的投入,你永远不知道会不会有回报。
“我不喜欢卖普通产品,别人都在做的产品我就更不愿意再做,”正是这种战略眼光,让马秀慧将目光锁定在了“节能吸顶灯”的项目上。
马秀慧
在当时,吸顶灯可以说是国内的一个空白,在简约风日渐风靡的20世纪末,无论是从造型还是照明效果看,吸顶灯都有着极大的优势。
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马秀慧的第一件节能灯产品上市,对于当时的中国灯具市场,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震动。
“节能灯”的概念本身就是一个时尚,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当时欧美节能灯还在卖上百元时,“欧普节能灯”的批发价只有16块钱。
马秀慧曾对记者说:“欧”意味着在当时全世界最好的节能灯来自欧美,我们要向西方学习,“普”则是要普及大众,让它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