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玲在进行手工编织。胡波摄
“王姐,我没看清,能不能再做一下?”“王老师,这个坐垫接口怎么弄不平呢?”……
“我再演示一遍。捋顺、编织、拉匀、定型,大家看,要这样用巧劲拉匀才能够避免接头不均匀的情况。”9月19日,受翼城县人社局邀请到南梁镇做培训的草编培训师王艳玲,灵动的手指穿梭于“玉带”边际。而翻飞在她手中的,竟是农村随处可见的玉米皮。
用时仅1年,就从家庭妇女变身草编培训师,41岁的王艳玲成了王家沟村的名人。
王艳玲的家很简单,眼盲又患有高血压、脑梗的婆婆、上高中的儿子和他们两口子,每年的收入只有种地的万余元。“那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婆婆买药的钱也要东挪西凑。想出去打工,可家里又离不开人,心急啊!”
“经过考察,我们发现隰县玉米种植面积广泛且穗长皮白韧性强、薄而柔软易加工,适宜编织成各式工艺品。去年局里确定了在驻村帮扶包联村实施玉米皮草编产业项目。”王家沟村“第一*”、临汾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郭临平告诉记者。
于是,2017年7月,王家沟村的玉米皮编织培训班开班了。培训结束后,王艳玲领了一部分玉米皮回家苦练。编坏了,拆开重来;不懂的,打电话问。功夫不负苦心人。短短一个月,她就编出了精品坐垫,拿到了第一笔收入。“现在我忙的时候种地、照顾老人,不忙的时候做编织。做出来的玉米皮枕头、坐垫,市委老干部局负责销售。”
因为王艳玲喜欢钻研,技艺日渐精湛。很快,她就成长为一名出色的草编培训师。先后为浮山县灵中村、襄汾县丁村、洪洞县大槐树镇湾里社区、岢岚县阳坪村等地培训草编技术。
有了收入的王艳玲还带动了本村及周边村子的几十个姐妹学习草编制作。“在王姐的指导下,我们村几个姐妹最初编的小辫卖了4000多元。真没想到原先烧火的东西也能卖钱。”下桑峨村村民贺镜燕喜滋滋地说。
去年底,王家沟村成立了玉米皮手工艺加工合作社,部分村民收入达3000元,玉米皮草编已在隰县推开。“不只是垫子、枕头,我们现在还能制作各种花卉、装饰画。很多时候,买我们玉米皮产品还得提前订购呢!”
本报记者 张丽媛 本报通讯员 张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