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画珐琅花卉开光鸟兽图海棠式手炉,现藏故宫博物院
手炉结构分外壳和内胆两层。外壳可根据需要用漆器、铜器、珐琅等工艺进行制作和装饰。内胆为铜制,以备燃炭,架于外壳口沿之内。口沿上设镂空盖,以通风换气。通过内外两层的空气传导,使手炉暖而不烫。为了携带方便,多数手炉都有活动提梁。
诗人陆游的《西林傅庵主求定庵诗》就曾提到过手炉:
业力驱人举世忙,
西林袖手一炉香。
未能成佛浑闲事,
十劫看渠坐道场。
足炉(汤婆子)
苏轼曾在给好友杨君素信中提到:“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裹之,可以达旦不冷。”赵翼《陔馀丛考》中说:“今人用得铜锡器,盛汤置衾中暖脚,谓之‘汤婆子’。”汤婆子直到现在都还有保留。
足炉比手炉略大,是一种用锡或铜制成的扁瓶子,一般为南瓜状,上方有一个带螺帽的口子。热水便从这里灌进去,灌满热水后放进被窝,这样晚上睡觉就十分暖和,因此足炉也被称为“脚婆”、“汤媪”、“汤婆子”。
黄庭坚曾在《戏咏暖足瓶》中写道:
千钱卖脚婆,夜夜睡到明。
说的就是它的温热能够让人安睡整晚。
熏炉
熏炉又被称为暖炉、红炉,是一种古时用来熏香和取暖的炉子。熏炉是用陶土或铜铁制成的贮火器具,宫里使用的一般为铜质,做工精致,民间多用陶土、铁制作,用来供室取暖。早在商周时期贵族阶层就使用了以青铜铸就的熏炉,其中,最著名要数汉代的错金铜博山炉。
错金铜博山炉 西汉著名铜器之一,1968年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
熏炉起到的效果类似于现在的“中央空调”,外形类似于一家人围坐取暖的煤炉。
唐代诗人白居易把熏炉称为“别春炉”,有诗云:
暖阁春初入,温炉兴稍阑
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
独宿相依久,多情欲别难
谁能共天语,长遣四时寒
本次的“穿越”就到此结束啦。
今年是“双峰拉尼娜年”,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只要穿得够厚,寒冷就无法追上我们。
下次“穿越”再见!
来源: 新海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