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红
研究表明四种元素和所形成的红色之间的对应关系是:
铁红 | “矾红”“抹红”“珊瑚红”“红彩”等 |
铜红 | “钧红”“釉里红”“郎窑红”“祭红”“宝烧釉”“豇豆红”“均红”等 |
金红 | “胭脂红”“胭脂水”“洋红”“粉红”等 |
朱砂红 | “漆红”等 |
而近现代中有用铬(Cr)、铀(U)和锰(Mn)作呈色元素仿烧红釉彩瓷,但在清代红釉彩瓷器中尚未发现这三种呈色元素。
因此,完全可以根据古陶瓷完整器物的元素测量分析和这种对应关系的比对,来考察和探究古陶瓷完整器的制瓷工艺,确定其真伪,以及对其保护做出科学的帮助。
#2
青花瓷为什么这样青?
青花瓷,是我国陶瓷器中最著名的品种,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标志性元素。
近年来,青花瓷市场表现越来越火爆,拍卖价格屡创新高,另一方面,仿品也非常多,因此青花瓷的鉴伪研究格外受到行业关注。
2005年7月12日,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以 2.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
熊樱菲介绍,上海博物馆率先应用了一种科技手段辅助古陶瓷专家鉴别真伪:热释光年代检测技术,这种技术通过获取陶瓷器内部累积的释光剂量,通过计算得到其最后一次烧制距今的年代范围,是一种直接检测古陶瓷年代的方法。
上博在七十年代末自己研制的热释光仪器(第一代)
古代青花瓷的色料来源于含氧化钴的天然钴矿,利用青花中钴料所含微量元素的差异也是鉴别青花瓷的一个方法。
现代科技对青花色料进行成分与结构分析,逐步厘清了不同时代的青花瓷用料问题,不仅为青花瓷演变等人文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也成为青花瓷无损鉴伪的依据。
元 景德镇窑青花莲瓣形盘
#3
广富林的陶器有什么特点?
上海广富林遗址出土了不同文化时期的陶器,采用岩相分析等技术对陶器中的掺合料分析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夹砂陶内部有些含有闪石类掺合料,有些则含有来源于变质石英岩的多晶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