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相分析夹砂陶内部的闪石类掺合料
而距今4000年左右的广富林文化时期陶器的掺合料虽也为石英,但主要来源于火成岩和砂岩,同时有圆形铁质掺合料出现。
圆形铁质掺合料
熊樱菲认为,从陶器掺合料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良渚文化与广富林文化所制的陶器,原料选择不同,工艺也有变迁,结合考古类型学判断,良渚文化和广富林文化之间缺乏一个明显的承继关系。
最后,熊樱菲强调,科技分析研究判别古陶瓷,也需要各种信息数据的积累。
进行岩相分析的偏光显微镜
人文研究专家能以肉眼观察断代断源,因为老专家本身就是一个“数据库”,科技分析便是借助于现代科技的“眼睛”获取古陶瓷的隐含信息——元素组成、显微结构、光特性等等,配合人文专家根据器形、文字、纹饰等获得的信息,形成综合的、更完善的数据库,对古陶瓷的判断结论才更为准确。
而那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作假,他们只能考虑到模仿文物的外在,很多隐含信息如微量元素组成、显微结构就难以做到一致。可能做到了后者,器形、釉色又不像了。
熊樱菲
“鉴伪只是一个功能,我们博物馆人首先是保护好文物、传承古陶瓷的历史文化、恢复古代失传的工艺技术,有了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地传承利用。”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徐佳和
图片:王凯摄,上博讲坛供图
新民晚报文化部
来源: 新民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