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爱上了一个偶像,应该说是件很“美丽”的事。
因为,这种爱十分专一--那大多由男性歌星充当的偶像已被女孩子高度神圣化:那歌星成了辉煌无比的上帝,她自己则成了百依百顺的臣民。
女孩子们最初的爱,大多具有这种“极慷慨”的色彩,面对那尊心目中的上帝,她毕恭毕敬诚惶诚恐,甚至只要看上那上帝一眼,也会“幸福”得晕过去。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发烧”。
她们也的确“烧”得厉害!不仅敢于昂首挺胸地藐视人们的非议,还敢于公开地把那歌星的大照片挂在自己的床头,并在上面坦然写上:“我爱你!一千次地爱你!”殊不知,也正是这种荒唐的“爱”,在为清醒的人们提供着笑柄--不是吗?那男歌星早也是“名花有主”,既然如此,你凭什么插一杠子?
显然,这不是“悲壮”,而是“悲哀”。
火一般的寄托偏偏成了一朵不结果的花,惨不惨?亏不亏?
不过,话又得说回来,这种热烈的追求,对于女孩子来说又很可能是一桩好事。为什么?因为那偶像十分遥远,这才绝不至于把这可怜兮兮的女孩子“拐跑”,不是吗?女孩子没爱上身边的某个具体的男人,却偏偏爱上了一个比星星还遥远的人,她的心已从此不再流浪,她的“爱”已有了可靠的依托,而且,也正因为有个偶像在陪伴着她的热烈的“爱”,在厮守着她的温馨的思绪,她才不再“想入非非”,这对于处在精神断乳期的女孩子来说,对于那些因女孩子“不再听话”而提心吊胆的家长来说,岂不正是个绝大的好事?退一步说,要是这女孩如此狂热的爱上了一个非常现实的男子,那才真让家长们捏一把冷汗呢!
不妨再让我们从心理学这个特定的角度分析一下上述这种有花却无果的“发烧”现象。这就是,一切小女孩儿都会长大,随着生理与心理渐渐成熟,都会萌生出一种叫做“爱”的极美丽的要求,而一旦有了爱的要求,就总要像火山似的等待喷发的机会,这是一种必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让女孩子把她们最初的爱用“追星发烧”的方式“痛痛快快地”喷发出来,实在是既安全,又浪漫--既然那偶像根本就不在女孩的身边,既然那追星的女孩对偶像的爱“坚贞无比”,除了偶像外已是“目不斜视”“心不乱想”,那么,家长就无须担心她会闯祸,无须担心她会走远,既然如此,就索性让她们好好地“神魂颠倒”一次,如此,危险期内无危险,岂不是大妙?
偶像,是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召唤,爱偶像,是一种危险性极小的单相思,而且,你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这种对偶像的热烈的爱,并不是想获得爱,而是要迫不及待地表达爱,既然如此,家长们就实在没必要把这种追星现象视为洪水猛兽,更没必要因此而大发雷霆,挖苦低贬自已的孩子。
花一般的年龄,难免会有许多花一般美好的亮晶晶的梦。
花季的女孩子,既浪漫,又糊涂,这是一种可爱的浪漫,也是一种美丽的糊涂,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期,对于狂热追星的女孩子来说,重要的是引导,是理解,而不是风言风语,冷嘲热讽。我们应当坚信,她们终究会长大的,或者说,当她们恍然大悟,不再把她们的爱那么慷慨地奉献给虚无缥缈的偶像时,她们也就真正地长大了。
这一天并不遥远,让我们一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