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好像商量好似的孤立我,是我的错觉吗?”
“舍友打鼾,忍受不了,莫名其妙就觉得讨厌。”
“天天帮忙拿快递、带饭,还经常忘记给钱。”
“别人睡觉她不在乎,她睡觉全世界都不能发出声音。”
……
寝室是一个由性格各异的人组成的小空间。
在这里有欢笑、热爱,但同时也有矛盾、冲突。
你遇到过寝室矛盾吗,你是如何处理的呢?
“我只是想在寝室睡一个好觉”
北北是一名大一新生,搬入寝室的一个月后,她逐渐发现了问题。
舍友小A是一名“工作狂”,大一入学就加入了各种校园组织,写策划、做海报、出推送……经常早出晚归,抱着电脑打字到深夜。舍友小B和小C则开启了“社交”模式,经常在外面玩到很晚才吵吵闹闹地回到寝室。
虽然已经到了北北的睡觉时间,但是整个寝室充斥着敲键盘、打电话和毫不遮掩的笑声,北北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我只是想在寝室睡一个好觉,怎么这么难?”
北北默默忍了两周这样的生活,终于在又一个被吵醒的夜晚鼓起勇气拿起手机,在寝室群里发了一段简单直白的“小作文”。
另北北没想到的是,过了半个小时,她就收到了几条新的群消息,三位舍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并答应北北以后会注意这个问题。
经过这件事之后,北北深刻认识到:“寝室问题不能靠‘少数服从多数’,更不要自己生闷气,自己的底线一定要表达出来,只有说出来,矛盾才有可能被解决。”
“相互包容才是寝室和睦的关键”
没换寝室前,小帕一直觉得,网上的寝室矛盾着实是有些夸张了,直到她因为转专业搬进了新的寝室。
新的舍友们来自五湖四海,有南北差异、思维差异,更有生活习惯差异。一个寝室六个人,有的人习惯早睡早起,有的人习惯晚睡晚起;有的人喜热怕冷,有的人喜冷怕热;有的人爱干净,有的人不拘小节……寝室里小摩擦一直不断。
小帕决定不能这样继续下去,在她的提议下,寝室成员们举行了第一次“卧谈会”,在愉快氛围中定下“寝室公约”,比如:学校晚上熄灯之后尽量不发出声音,外卖的一次性饭盒扔到寝室外面的垃圾桶里,自己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区域内等。此外,大家还一致同意每个月底都进行一次卧谈会,保持开放交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公约。
“我原先觉得,室友之间就应该互帮互助,抱团取暖;现在发现,原来相互包容,换位思考才是寝室和睦的关键。”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大家习惯、性格不同很正常,我们能做的只有保持正确的三观,尊重彼此的不同,遇到不能接受的事多试着换位思考,多用协商的方式解决矛盾。
“我成为了寝室里的边缘人”
从初中开始就住寝室的阿允发现,大学和初高中很不同,阿允作为寝室里唯一一个从外省的小县城考入这所大学的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当舍友们聊着化妆品、恋爱史、明星的八卦时,阿允只能一头雾水地在一旁尴尬地笑。“她们的话题要么是我没经历过的,要么是我不感兴趣的,我完全开不了口。”阿允觉得自己不知不觉就成了一个“边缘人”,没有共同话题,甚至被舍友忽视和孤立,让她感到十分痛苦。
“我最后的解决办法是:远离,去认识新朋友。”
听从了一位学姐的建议,阿允最终选择“离开”寝室,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了学校的读书会,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寝室关系只是大学众多关系中的一种,如果碰巧遇到了三观相合的室友是再好不过,如果遇不到,也不要把自己圈在宿舍这一小块地方兜兜转转,徒增烦恼。不妨大胆走出去,总有属于自己的地方。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这句话其实也可以用在与舍友的相处上。
当我们离开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熟悉环境,进入一个陌生空间时,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朋友是我们可以自己选择的,但舍友却是随机的。
因此,在寝室关系中要适当降低对舍友的心理预期,保持对彼此的尊重,给予对方一定的心理距离,必要的时候勇敢说“不”。
同时,关系是相互的,无法单方面地处理和维护。
因此,不要再试图维系好身边的每一种关系。当寝室矛盾已经无法靠沟通解决的时候,也不要忘了:
寝室很小,校园很大。
希望你也可以从寝室这个小地方走出来,去拥抱所有美好。
作者:吴苏彤
来源: 青年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