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测试记录,环境温度测试最准确的方法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12-19 01:42:25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在上述特定探测设备、环境下测得的“气温”,才是符合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有交换价值的气温数据。而南郊观象台是北京地区气象观测站中唯一一个参加全球常规气象资料交换的台站,这里的气温数据也被称为“北京温度”。

此外,杜传耀介绍,虽然观测场的监测设备均已实现自动化观测,但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气象工作者还会定期检修维护。“我们有专人定期检修维护,同时通过中国气象局探测中心的天衡系统监测观测设备的状况,保障气象数据精准。”

工作人员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测验和校准,以提高数据的精度,为数据准确再加一把锁。杜传耀说,如果碰到数据异常情况,需要紧急开展检查。对杜传耀和同事而言,极端天气下,这样的维护检查频次会更高

三问

预报温度与体感温度为何差别很大?

网传60℃高温是怎么来的?

预报温度和体感温度有何不同?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服务首席李琛表示,预报温度和体感温度有很大差别,体感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更复杂。

温度测试记录,环境温度测试最准确的方法(5)

“人的体感温度是人的感官去感受,皮肤和外界环境相接触,是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一种感觉。体感温度受到大气的湿度、风、太阳辐射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李琛解释。

为了测试这种区别,记者于15时30分进行了一场对比试验。在户外观测场内,手持监测仪器显示屏上显示温度为37.6℃,在南郊观象台的业务平台上查询到同一时刻百叶箱内温度传感器温度为29.1℃

温度测试记录,环境温度测试最准确的方法(6)

温度测试记录,环境温度测试最准确的方法(7)

李琛解答道,手持气象监测仪器可以看做是近似“体感温度”,体感温度与百叶箱内的气温有明显差异,原因在于手持气象监测仪器是受到阳光直晒。而日常生活中,体感温度还与湿度关系密切。6月的北京虽然高温日数多,但湿度较小,呈现干热的感觉,但到了7、8月,湿度增大,就更显闷热

在观测场,李琛还针对近期网传的60℃高温进行了科普。他介绍,6月出现的60℃高温其实是地表温度。地表温度是指地表面与空气交界处的温度。当然,同一环境下的空气与金属、水体等不同介质表面接触后,测得的温度也不尽相同。观测场内有专门的地温传感器,其测得数据可以代表近地面大气温度的基本状况;气温则是离地1.5米高的百叶箱里测到的空气温度,气象部门发布的气温一般以此数据为主。

文/图:中国气象报全媒体记者 史光浩 文科

,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