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这款625自行*防空高炮是为了取代我军老式的35毫米自行防空高炮而诞生,前者已在我军服役超过30年,曾被军迷们亲切地称为“铁扫帚”,而新款625防空炮的技术理念则与俄军的“防空天幕”——改进版“通古斯卡”弹炮合一系统十分相近。那么老式35毫米防空高炮存在什么不足、新型号625又有什么拿手之处?本文就带您撸一撸加特林和加特林版转膛防空炮的前世今生。
图:俄罗斯新版“通古斯塔”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可看到机动性能非常突出(但火炮不是加特林,详见后文)。
话说加特林这种武器诞生于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战争后不久的19世纪七八十年代,就被新生代的马克沁夺走了光环。一直到二战结束前加特林基本没什么存在感,今天所谓硬汉标配的M134“迷你岗”机枪更多地出现在电影屏幕中,现实中很少有军队真的装备这玩意。
原因居然是:射速太慢!图:诞生在南北战争期间的加特林
图:加特林问世后不久就被马克沁取代了
原来,早期加特林机枪的自动射击全靠手摇,相比后来的火药驱动的机枪,其射速要慢不少。虽然这个期间有传言依靠黑叔叔的一膀子力气和巨大的齿轮组曾达到了1200发每分钟,但很明显的,这个速度不可能持续下去。